徐州企业:响应政府号召“被整合”未获补偿,官方:资不抵债
2015-08-20 17:13:00 来源:澎湃新闻网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近几年,各地出现的“十面霾伏”,使民众对PM2.5超标问题异常重视,各地政府也纷纷祭出“除霾”方案。江苏徐州市政府也实施了一项名为“天更蓝”的行动计划。
2013年4月18日,为了重新迎回“碧水蓝天”,徐州市政府开始进行“以大代小”的热电整合,即用规模较大的热电企业来整合规模较小的企业。
徐州市苏洋环保热电有限公司(下简称苏洋公司)的名字就列在被整合的多家小企业名单中。
说好的2亿多补偿,突然没了
“当时我一下子就懵了。”苏洋公司总经理黄圣方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我们经营得好好的,一纸通知却告诉我要关停。”
尽管心理上不太情愿,当年12月8日,苏洋仍“选择了配合”,并成为主城区3家小热电厂中第一个全面停产的企业,等待估价验收。
按照正常程序,苏洋本该成为这次热电整合工作的标杆——积极停产整合,接受政府补偿,皆大欢喜。
然而,整合工作在第二步上陷入僵局。
据徐州市审计局、国土局等审计、评估报告,徐州市应补偿给苏洋公司2.47亿多。
但此后,徐州市财政局却建议政府暂停对苏洋公司予以补偿,理由是:“苏洋公司所欠外债较多,资产均处于被查封或质押状态。”
据黄圣方说,迄今为止,徐州市政府并没有履行此前的承诺,对苏洋公司的企业资产进行补偿。
对此,苏洋公司所在地——徐州市鼓楼区政府副区长李金豹表示很无奈:“苏洋公司债权人全部起诉它,公司资产陆续被法院查封或抵押。他们根本没有资产,很多设备还是租赁的,政府还怎么补偿?”
好端端的公司为何会陷入“资金危机”
徐州市鼓楼区副区长李金豹对澎湃新闻说,政府在刚开始对苏洋公司进行整合时,并没有发现苏洋的资金危机。“我们后来才发现,原来苏洋公司一直以来它的经营状况并不好,早已资不抵债,四处借高利贷维系其资金链。而且我们怀疑它有非法集资的行为。政府的整合通知下达后,苏洋的财务问题都渐渐浮现出来了。”
对此,苏洋公司黄圣方向澎湃新闻称,的确苏洋后来被很多银行和债权人“追债”,但导致公司陷入“资金危机”的原因和前提是:公司响应政府号召,率先停产了。但政府并没有履行承诺,支付给苏洋的2个多亿元的补偿。
“因为政府突然宣布对包括我们公司在内的多家热电企业进行整合,而且没有兑现补偿金,公司正常发展的步骤和运营完全被打乱了,各种债权债务问题才接踵而至”。黄圣方解释说。
黄圣方说“若不是政府要求我们停产、等待被整合,我们公司运行的好好的,债权人也不可能会起诉苏洋。”。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施永宝律师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资不抵债是法律上的术语,是指债权人向法院主张破产权利后,法院经过清算程序之后,才能得出的结论。”他认为,地方政府在未经过法定程序的情况下,单方面认定某家企业“资不抵债”,这种做法和说法都是不妥当的。
澎湃新闻查阅徐州多个政府部门的文件后了解到,苏洋公司目前欠下的外债为5个多亿。
另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有关部门开始对苏洋公司的债务展开审计工作,相关审计报告尚未完成。
徐州当地政府如何处理这个“烫手山芋”,目前仍不得而知。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