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点!全国碳市场开门一周年:严查造假,交易还欠火候 | 焦点分析
2022-07-17 09:48:35 来源:邱晓芬
文丨邱晓芬
(相关资料图)
编辑丨苏建勋
自2021年7月16日上线至今,“全国碳市场”启动已满一周年。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交易量达到了1.94亿吨,累计成交额84.9亿元——已成为全球覆盖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管控着全国总量四成的碳排放。
降碳,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始终是一项严肃命题。国内的碳市场自然是一场重要且艰巨的尝试。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升,但效率狂奔的另一面是,经济发展和碳排放之间,能否达到微妙的平衡。
号角已经吹响一年,全国碳市场的建立意味着,第一次从国家层面自上而下将温室气体的控排任务落到企业,用“配额”和“碳价”的市场化方式,倒逼企业在业务层面探求低碳转型。
那么,全国碳市场启动的这一年里,成绩单如何?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布,在2021年履约周期当中,有2162家电力企业被纳入考量,市场履约率达到了99.5%以上;碳价也从早期的的48元/吨,爬升到最高的62元/吨。
要搭建一套精密运转的全国碳市场机制相当复杂,随着去年履约的进行,一些不足之处也得以暴露,比如数据造假、市场活跃度等问题。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一个小小的“碳价”,在产业上会掀起许多蝴蝶效应。以欧洲为例,碳市场的高昂的碳价是煤炭退场的最大推动力。由于碳价高额,欧洲的煤电厂发电量不得不快速锐减,并且考虑绿色转型,改用其他的可再生能源——能源结构变革因此出现。
欧洲的故事模型会在更多区域重演。接下来,全国碳市场还会扩大范围,纳入八大行业管控、增加与其他工具的联动,比如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一场低碳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配额就像“粮票",市场还不够活跃碳市场上的配额就像是“粮票”,代表着企业被允许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运行一周年,全国碳市场一大看点在于,如何更大程度提升市场活跃度。
碳市场的交易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宗协议交易,一种是挂牌协议交易。这两种交易方式的差别是,挂牌协议交易是通过交易系统提交卖出或买入挂牌申报方式,获得配额“粮票”;而大宗协议交易是,在企业有大额富余“粮票”的情况下(10吨以上),交易双方通过交易系统进行交易的方式。
中国碳市场收盘价和交易量趋势 数据来源:Refintiv
大宗协议交易的数量,是判断碳市场是否活跃的一项指标。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一份报告显示,全国碳市场中大宗协议的累计交易量是挂牌协议的五倍,两者分别为83%和 17%,与国外同类碳市场、国内试点碳市场交易体系相比,全国碳市场总体上是一个活跃度较低的市场。
挂牌协议比例更低,这意味着,第一个履约期中,大多数企业正常获得的配额粮票相对充足,不需要再去市场上交易就可以轻松实现履约;并且,对于那些有配额富余的企业来说,尽管也有企业靠富裕的配额赚到了一大笔钱,比如此前有消息称,京能集团2021年通过出售碳排放权获得了超过4亿元收入,但更多的企业其实还是倾向于屯着配额,而不是拿去市场上交易。有行业人士向36氪表示,这背后也有未来配额发放额度可能紧缩、碳价会上涨的考量。
配额发放总量多、屯配额的情况,都使得碳市场整体的活跃度并不高。“给你发5斤粮票,最后年底一看还有4斤没吃完,配额相对富裕,交易量就少;而即便是有交易,也是我的指标和你的指标之间的对冲,都是咱们自己家的粮票,也就不需要那么多的市场服务。”前述行业人士举了个生动的例子。
从换手率(也就是配额交易量:发放的配额总量)上也可以这一点,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换手率只在3%左右——比不少区域碳市场还低,而欧洲碳市场的换手率则达到了惊人的400%。
而只有碳市场的活跃度更大了,配额作为一种市场化的工具,这只“看不见的手”对于控排的直接影响才得以真正体现。
另一位行业人士告诉36氪,参考欧洲碳市场,国内的碳市场要提升活跃度,未来可以考虑增加更多的交易种类。运行多年,欧盟碳交易产品多样化,存在着拍卖、现货、期权和远期等不同的交易形式,并且不同的产品也对应了企业不同阶段下的需求。
比如,拍卖适用在一级市场,在二级市场则设置了现货期货期权等,用于满足不同需要的碳风险管理;另外,现货就是实时交割,期货远期合同则是在约定的时间交割。欧洲能源公司也会根据自己的不同时间、业务需求,搭配各种各样的碳金融产品完成排放目标。
前述人士表示,全国碳市场要热起来,一方面,粮票太多了不行,还要提供更多的产品供给,而CCER未来就是给碳市场提供增值、流量的工具,能够带动大量的公众和市场级别的参与。因此,接下来全国碳会场的一大看点也是,CCER项目何时能够重启。
数据质量之外,还有需要改进的碳市场在运行的第一年,另一项较大的争议是出现了数据造假问题。
生态环境部此前公布的文件就呈现了不同的数据造假方式,比如“中碳能投”公司就出现了授意指导制作虚假煤样等弄虚作假问题,“中创碳投”则是出现了核查履职不到位,核查工作走过场问题,“青岛希诺新能源”出现核查结论明显失实问题。
第一个履约周期的造假问题除了有主观利益驱使导致的原因,还有制度设计与监管能力之间不匹配等客观原因。碳市场的数据质量公平、真实、合规是碳市场运转的基石。
一名行业人士告诉36氪,数据已经成为当下目前主管部门最关注的问题,数据造假的后果是,去年各省市发通知,重新把19-20年配额的核发情况重新核算、抽查一遍,“整体进度放慢了”。
在7月13日召开的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会议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就表示,下一步要以数据质量管理为重点,加快完善制度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碳市场数据质量日常管理机制。
除了从制度层面推进碳市场数据质量的问题,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交易业务部总经理安丽认为,全国碳市场未来在信息披露、能力建设、和地方试点的整合等方面还有一些改进的空间。
首先,全国碳市场从公布核查结果到履约时间,只有两个月左右,留给企业的履约时间较短——因此在去年的履约期,交易也出现了拥堵现象。去年履约期的最后一个月,12月份单月的成交量和成交额就占了全年比重的近7成。
其次,碳市场处于早期阶段,控排企业自身能力建设尚且没有跟上。比如,在第一个履约周期中,就出现了公司因为缺乏经验,在履约截止日期前未能买到配额,而导致履约失败的情况。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目前要想获取全国碳市场基本面信息也较困难,也并不便于企业做决策。
展望未来,安丽向36氪表示,未来碳市场或许可以考虑延长履约交易的时间,并且加强信息披露能力,比如公布履约企业名单等等。
全国碳市场未来与地方碳试点的关系也是行业比较关注的问题。
目前,上海、天津等地区域碳市场试点地区已经运行八、九年,安丽认为,未来全国碳市场也可以研究与已有系统融合,共同培育和发展交易市场;对于那些未被涉及到的地区,她表示,未来可以充分发挥现有的8个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中心作用,提升这些企业的碳市场参与能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