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察:痛包痛车痛手机...00后流行的「痛文化」到底是啥东西?
2022-07-20 07:49:02 来源:蹦迪班长
侄女准备过生日了,作为老舅,我问她想要点什么礼物。
本以为她会说jk汉服或者游戏机这些00后都喜欢的东西,没想到,侄女一开口就把我干懵了——“老舅,我想要痛包!”
嗯???痛包???这是啥玩意...?
(资料图)
在脑内飞速搜索与痛有关的词汇,似乎除了痛风颈椎痛外,就是此刻我由于过度迷惑而感到的头痛:)
本想直接问侄女,到底什么是痛包。
但我又担心贸然提问,会让自己"精神05后"的人设在侄女面前露出破绽....
于是!我决定靠自己,来弄明白到底啥是同胞!
为了搞懂痛文化,我成为了一名精神00后为了让我快速理解何为痛包,一位二次元dalao用大白话向我介绍::
“痛包,就是一种外侧有透明夹层的包包,然后在夹层里塞满自己喜欢的东西,展示给所有人看!”
emm...最喜欢的东西,想炫耀给所有人看,并且装满了会显得有点浮夸...
懂了!以上三要素聚在一起,痛包不就是钱包嘛!只不过把钱贴在了包外面!
要不是我话说一半,就被二次元dalao的白眼打断,我差点就以自己已然顿悟了痛包奥义。
后来,在大佬的鄙视循循善诱下,我终于正经整明白了痛包的概念。
从百科来看,痛包概念的定义很简单:“痛包(itabag)是指挂满动漫人物和玩偶的包包,因为造型夸张,所以被称之为痛包。”
这段话前半句很好理解,至于为何痛包外观会与夸张挂钩?看一眼下面这个“巨盾痛包”你就明白了。
在二次元黑话里,吧唧的意思,就是二次元人物的周边徽章。吧唧的主要用途之一,就是用来装饰痛包。
一般来说,一个痛包大概用1-20个左右的吧唧就可以装饰完毕。
所谓巨盾痛包,则是一次性用了上百个吧唧来装饰,成品无论是体积还是重量,都是普通痛包的5-7倍...
尽管不是每一个痛包,都像巨盾痛包这样浮夸指数max满级。
但相对于普通人日常背的包包,贴满吧唧的痛包,无论大小,造型天生都会是人群中相当扎眼的存在。
看到这,你可能会灵光一闪,和我产生一样的想法——
和痛包的特点类似,只要具备ACG元素+夸张造型,会不会万物皆可痛文化?
答案是没错!
虽说痛包对很多人而言,还算是某种小众爱好。
但在很多地方,其实“痛文化”早已不陌生,甚至偶尔还会出圈一波——
比如很多国家,每年都会有一场“痛车大赛”。你可以见到各种车辆改造成的痛车,比如:卡车痛车、货车痛车、甚至军车痛车等等...
“狗爷”的痛车之一
比痛车更“高阶”的玩法,是你甚至能看见“痛飞机”...
和痛车一样,痛飞机也是在机身上喷绘了各种二次元人物画像,并且造型十分夸张。
可能在外人看来,一架痛飞机只需要砸钱就可以完成——但实际上,大部分航司都不差钱,文化传播、乘客体验,才是航司在接机身广告时优先考虑的因素。
所以痛飞机的出现,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痛文化成为了一种颇具影响力的存在。
为什么在年轻人的生活中,痛文化如此流行?答案仅仅是因为二次元文化比较流行吗?答案是No!
在和几位痛文化爱好者聊了聊后,我发现除了二次元以外,市面上其实还有许多其他兴趣领域的痛文化周边。
就以痛包举例——
比如有零食痛包,一眼就能看见包包里塞满的各式零食:
又或者是“宠物痛包”,包包上贴满了自家小狗的大头贴“吧唧”;
还有三次元粉圈里,也有为自家偶像定制的“痛包”。
比如Black Pink的粉丝,就会用偶像的专辑、“吧唧”、还有明信片、卡套等等花式周边,在拼凑一个偶像限定的“Black Pink痛包”:
狭义上来说,痛文化的确起源于二次元。
但从本质上理解何为痛文化,会发现痛文化其实是年轻人们对自己兴趣爱好的一种极致表达——
通过玩转痛文化,年轻人敢于在任何场所公开展示自己的爱好,享受路人好奇的注视,并能更快速的匹配到“同类”。
比如走在校园里,如果两个背着痛包的人相遇,不管对方包里的“吧唧”,是不是自己喜欢的人物,都会忍不住会心一笑,彼此交换一个“自己人”的眼神。
用一个更确切的比喻,便是:
无论是痛包里的透明夹层,还是有着巨幅彩绘的痛车身、机身,甚至是痛美甲的指尖方寸之地...
这些地方,既是一处展示痛文化的“广告牌”,更是年轻人展示内心世界的心灵之窗。
21世纪,极致的自我表达是一种极致价值在痛文化中,当年轻人借助痛文化进行极致自我表达时,同样也创造着巨大价值。
就从电商领域的角度来看,如今,痛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潜力无限的潮流:
据艾瑞咨询预测,2021年,泛二次元用户达到4.6亿,2022年达到4.8亿、2023年或将达到5亿。
作为二次元潮玩的衍生品,痛文化产品的成交在未来自然也具备了积极潜力。
在你还没注意到的时候,国内开网店卖痛包的第一人,早在18岁就已经挣到了第一笔100w,19岁就已经顺利买房,成为了人生赢家:
除此以外,淘宝上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经营痛文化产品的商家。
像BerryQ、DRDR、浮游猫、Lovely lota,这些商家都已经在痛文化的产业链中稳稳扎根,并在经营中形成了自己品牌的独特气质。
不只是痛文化,各种小众爱好、亚文化周边商品,也许在线下实体店很难找寻,但在淘宝店中,都已形成了稳定的兴趣小圈,比如:汉服、JK、艺术品交易等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蹦迪班长”(ID:MrDisco007),作者:叮叮猫,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