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频道 > 焦点资讯 > 正文

天天微资讯!没有“科技与狠活”的食品就真的好吗?

2022-10-12 21:58:40 来源:TopMarketing

最近,食品安全领域在再起风波,先是揭露各种网红小吃制作方法的辛吉飞爆红,带火了“海克斯科技”,接着某知名酱油品牌被曝国内售卖的产品含大量食品添加剂,而国外售卖的产品却是“0添加”。

9月30日,该企业通过其官微发布声明称:“部分短视频账号借‘海克斯科技’、‘科技与狠活’话题,利用大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制造焦虑和恐慌”,同时表示自己也有“0添加系列”酱油。10月4日,该企业在官微二次回应:“世界各国的正规食品企业都会依据法规标准和产品特性,合法合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并且按规定标识清楚。简单认为国外产品的食品添加剂少,或者认为有添加剂的产品不好,都是误解。”


【资料图】

怎么说呢,其实事实层面没错,就是这种硬刚的态度惹怒了网友。相比0添加,某品牌可能更需要一个好的公关部,这不是咱们要讨论的重点。

今天TOP君想要说的是,为什么到今天,我们对食品添加剂还有这么多误解?为什么品牌广告还是喜欢把0添加作为卖点。添加剂真的不好吗,0添加又真的等于健康和安全吗?

关于添加剂的几个真相

食品添加剂 ,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因为食物在加工过程很容易发生变色、变味、变质等现象, 适当地使用护色剂、增稠剂、防腐剂等添加剂, 可帮助维持食品品质,保证食品安全, 也满足消费者对口感的要求。

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多达2300多种,此外还有200多种营养强化剂。

“海克斯科技”、“科技与狠活”主题的曝光视频让大家对食品添加剂很担心,认为食品添加剂都是不安全的。

事实上,只要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很安全的。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其实都是违法滥用添加物导致的,却让食品添加剂背了黑锅。

TOP君总结了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三个真相,首先,食品添加剂不等于非法添加物。

虽然已经过去14年了,三鹿奶粉添加三聚氰胺的事情依然让很多人记忆犹新,这是很多人对食品添加剂最初的负面印象来源。

实际上,三聚氰胺并非是食品添加剂,而是违规添加物,是不应该出现在食品里的,更别说婴幼儿奶粉中了。

同样的,苏丹红、甲醛、瘦肉精等也不是食品添加剂,它们都是违规添加物。

目前,国家规定的17种非食用物质易滥用为添加剂为:吊白块、苏丹红、王金黄块黄、蛋白精三聚氰胺、硼酸与硼砂、硫氰酸钠、玫瑰红B、美术绿、碱性嫩黄、酸性橙、工业用甲醛、工业用火碱、一氧化碳、硫化钠、工业硫磺、工业染料、罂粟壳。

因为违法添加物而迁怒合法食品添加剂其实是一种误判。

其次,带来健康隐患的不是添加剂而是滥用添加剂。

并不是说只要是合法添加物就没有问题了,如果滥用添加剂同样会带来安全隐患。

在食品加工中过量使用添加剂的行为一直都存在:一些葡萄酒中山梨酸超标2.3倍;部分咸菜防腐剂超标2至5倍;很多蜜饯果干色素和增味剂超标十几倍;泡菜中过量使用色剂胭脂红、柠檬黄等;果冻类食品中超量使用着色剂、防腐剂等等。

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及多种食品添加剂不当叠加使用都会造成食品安全问题,使原本为食品增加营养和口味的添加剂成为伤害人身体的毒药,因此国家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管控一直很严格,我们也经常听到某某产品因抽检不合格,某些含量超标被召回和处罚的新闻。然而,这种滥用错在于人,而非食品添加剂。

如果因为存在过量使用问题,就对食品添加剂一棒子打死,是因噎废食。

最后,没有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历史已经有几千年,在中国,早在东汉时期,就开始使用盐卤作凝固剂制作豆腐;自800 年前的南宋开始,一矾二碱三盐的油条配方就有了记载,亚硝酸盐也开始应用于腊肉生产中。

放眼世界范围,公元前1500年,埃及人便开始使用食用色素;公元前4世纪,人们开始为葡萄酒人工着色;1856年,英国人W.H.Perkins 从煤焦油中制取的染料色素苯胺紫,这成为现有最早使用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的记载。

进入20世纪,各种食品添加剂更是层出不穷,食品的保质期、口味、色泽大大增加,食品种类也与日俱增。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如今, 我们吃的几乎所有加工食物中都含有添加剂 。

没有乳化剂,冰激凌不会这么丝滑细腻;没有防腐剂,很多零食保质期不会超过一周;没有营养强化剂,就没有现代这些营养成分丰富的配方奶粉。

食品添加剂本无罪,有罪的是那些滥用它们的人。

为什么说营销加深了人们对添加剂误解

前面提到了三个有关食品添加剂的真相,那为什么在今天,人们对食品添加剂还有如此多的误解呢?一方面是因为食品添加剂涉及到的知识比较专业,非专业人士的确容易被误导,加之一些新闻报道被断章取义,所以制造了人们对添加剂的恐慌。

其次,人们对添加剂谈之色变,品牌方、广告公司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不少品牌商家洞察了消费者对“天然”、“健康”食品的需求,以“0添加”为噱头,制造营销卖点,提高产品价格,时间久了让消费者产生了一种“有添加剂就是有害”的错误观念,加剧了消费者对添加剂的误解。

实际上,有些所谓的“0添加”根本就是忽悠,譬如所谓的“不含防腐剂”食品,因为它们根本就不需要添加防腐剂,比如蜂蜜(高糖)、方便面(干燥)、腌渍食品(高盐)等,食物本身的特性就导致很难让微生物生长,所以这些食品声称“不含防腐剂”完全是一个营销噱头。

在今天,“0添加”是很难实现的,成本上也不经济。以酱油为例,即使是所谓0添加的纯酿造酱油,在酿造过程中通常也会用到酶制剂来提高发酵效率和效果,而酶制剂也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

食品行业大肆宣传“0添加”、“不含食品添加剂”、“不含香精”、“不含色素”实际是在抹黑食品添加剂,进一步加剧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担忧和恐慌,最终导致消费者更加排斥添加剂,可能会让自身遭到反噬。

2020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已经明确食品标识不得标注“不添加”“零添加”等类似字样。

另外,0添加蔗糖、0脂肪不一定等于健康。

很多人看见产品上标注“0添加蔗糖”、“0脂肪”,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产品不含糖、热量低,吃了喝了不会胖。

实际上,0蔗糖可能还有果糖,或者代糖,0脂肪但是含糖量高一样会发胖。比如“无糖饼干”,一般是指“不添加蔗糖”的饼干,但是饼干是高碳水食物,摄入过多还是会在体内转化成糖,吃多了依然会长胖。

即便像某网红气泡水品牌那样,用了赤藓糖醇这样的代糖,真的是无糖,也并不代表就健康。有研究表明,代糖产品会影响人体代谢,扰乱肠道菌群。大脑会误以为我们吃到了真正的糖,引起胰岛素失衡。

结语

辛吉飞的视频的爆火再次验证了人们对于食品添加剂的焦虑。勾兑奶茶、合成蜂蜜、合成燕窝符合了很多人们对于食品工业的黑暗想象,因次会受到网友追捧。不能说这些视频完全不对,很多可能的确是小作坊美食的操作方法,但肯定不能代表食品工业的全部,不能因为“海克斯科技”还小范围存在,就不再相信现代食品工业。

在现代食品工业环境里,“0添加”基本不可能,而符合规范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

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和理性对待食品添加剂,正是由于食品添加剂的存在,大大的促进了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丰富了我们加工食品的种类,也降低了价格。"零添加" 产品不是不好,只是生产成本更高,价格也会提高,而且口味和品相可能不如有添加剂的产品。

也希望品牌方和广告公司们扭转观念,不要再拿0添加当噱头,加剧消费者与食品添加剂的对立与误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TopMarketing”(ID:TMarketing),作者:TOP君,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