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时讯:等等,你口中的“动漫”,究竟是什么意思?
2022-10-26 18:41:08 来源:ACGx
题图 / 更衣人偶坠入爱河
“国漫之光”的称谓风靡市场这么多年,没想到有天还能在三次元综艺里遇见。 《脱口秀大会 第五季》第二期里漫才组合晋级时,有选手笑称其为“国漫之光”,巧妙取到了“中国漫才的希望”之意。
【资料图】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第2季》中的《热血乒乓》,也将“动画片”和“动漫”两个名词进行了比较。
虽然观众们 知晓这只是在玩梗,但许多爱好者、从业者借此机会再度吐槽起近年来“国漫”和“动漫”的误用。
原本“国漫”的字面含义很容易理解——单纯指代“中国漫画”,但由于“动漫”说法的流行,尤其自2015年国产原创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创下票房纪录后,“国漫崛起”的呼声日渐高涨。到现在,许多人在实际讨论中,仍然直接选择用“国漫”指代一切国产动画作品。
这么说来,若再往前追溯,“国漫”一词指代产生偏差的“万恶之源”,似乎正是“动漫”。
根据百度百科记录,1998年创刊的《动漫时代》是内地第一个使用“动漫”这一词汇的公开发行刊物。上世纪90年代,年轻人可以同时接触到众多经典日本动画、漫画,毋庸置疑,“动漫”的说法将两者并称,为同好沟通交流、传达“动画漫画我全都爱”的态度提供了便利,但与此同时,歧义的产生无法避免——有一说法认为“动漫”和“动画(片)”的差距正在于受众年龄层不同,前者应当专指“日本深夜动画”或“适合青少年/成年观众观看的作品”,后者则用来形容面向低龄儿童的作品。该观点的语境,再度偏向了“动漫”的“动”字。
不论“国漫”还是“动漫”,词汇含义混乱的原因,一方面,互联网使得新生词语或小众圈层专属词汇的传播速度加快,另一方面,二次元所覆盖的受众正大幅扩张,皆会导致人们对词语持有不同认知。另外随时代发展,人们对同一个词汇的理解也可能发生变动。面对这类现象,ACGx针对“动漫”相关词汇进行了整理与解读,希望借此机会,为想厘清各类概念的读者朋友提供一份参考。
漫画如果将南宋刘松年的《便桥见虏图》算作国漫雏形,加上近代的时事漫画、连环画的发展,中国漫画其实有很悠久的历史了。 不过如今年轻人提到“漫画”能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并非短小精悍的单幅漫画、四格漫画,而是持续连载的现代故事漫画。
尤其随着纸媒式微,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普及,大众阅读习惯转向更为便捷的移动端。当下最为常见的网络漫画作品,若按照作画与叙事形式可划分为两种类型,即成熟且传统的页漫以及强势崛起的条漫。
【页漫】页漫以书籍的页面为单位进行创作、阅读,是一种适应于杂志连载、单行本发行的故事漫画表达形式。
每页可容纳的信息量较大,作者有较多发挥空间,人物破格、跨页大图、翻页转场等均可使作品画面张力十足。因为传统页漫的成型,吸纳了影视作品的镜头语言,同时兼具平面艺术的创意美感,所以对创作者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毕竟漫画的阅读顺序即为故事的时间轴,一部优秀作品的诞生,需要创作者仔细衡量文本、画面比重,还要通过画面掌控叙事节奏,完成视觉引导,确保内容的连贯性,才能带给读者观影般的体验。
【条漫】如前文所述,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发倾向于移动端,为了更加适配小巧窄长的手机屏幕,网络条漫迅速发展起来。
最初条漫是在韩国诞生并成为流行,画面虽窄,长度却不受限制,鉴于其与碎片化阅读模式相契合,近年来国内网络漫画平台中,条漫成为了不容忽视的存在。像《谷围南亭》这样竖向滑动阅读的作品,是大多条漫选择的表现形式,当然也有如《欺星客栈》这样的作品在尝试横版叙事。
条漫在创作方面,由于画面遵循线性滑动的统一模式,画面排列整齐、信息密度降低,相对页漫而言,创作与阅读门槛有一定下降。不过,优秀的条漫依然需要具备近似影视内容的流畅度、画面表现力,这要求作品在台词文案、叙事节奏的精准把控上下足功夫。
虽然许多漫画读者对待页漫和条漫的态度不同,但整体讲来,两种表现形式各有所长,并无绝对的高下之分。
漫画的新“花活”们当漫画的载体从传统出版社主导,变更至依托网络内容平台更新,互联网的存在使得漫画这一内容形态的可拓展空间变得更大——“看漫画”不再仅仅是“通过欣赏静态图片和文字感受剧情”了。
【动态漫画】如果用简单易懂的方法来说明,动态漫画就是将漫画剪裁重组,再添加动态和声效的结果。
在国内早有公司尝试制作动态漫画,但行业普遍将2015年视为动态漫画的初兴阶段。起初许多团队试图将其视为一种有潜力的内容创作形式,但经过多年发展,它如今多被运用在IP开发环节,以满足市场对内容的多样化需求。
当下内容平台对动态漫画的称呼千差万别,侧重点略有不同,爱奇艺的轻动画、腾讯视频的漫动画/动态漫,在IP选择上倾向于偏向市场喜好,有时也成为填补头部IP衍生内容开发空档的不二之选;B站的Vomic选材追求差异化,配音演员往往是作品的宣传重点;快看的漫剧则主打竖屏观看,拥有不少高人气IP,节奏契合短视频的内容风格……
因为漫画人物可以做出眨眼、说话、移动等动作,和动画一样“会动”,许多观众将动态漫画视为“PPT动画”,由此产生的争议从来没有间断过。比起动画,动态漫制作成本相对更低,但在制作时间和预算充足的情况下,动态漫画理论上完全可以加入更多素材,达到堪比动画的效果。
【互动漫画】互动漫画的概念就相当模糊了,目前国内仍未出现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来为互动漫画明确判定标准。
有的作品会添加音频,或当读者翻页、点击时激活动态效果,有的则强调在内容方面给予读者更多选择权,从而达成“互动”。像在Steam平台上线的《一人之下》《我有一座冒险屋》等IP的衍生互动漫画,均主打读者视角带入剧情的沉浸式阅读体验,这类作品与AVG游戏的界限其实不太明晰,也没有确切定论应该将其归类为“漫画”还是“游戏”。
不管是动态漫画还是互动漫画,都是在漫画作品基础上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尝试,同时它们各自的发展,也在试图为漫画寻找更加多元的发展路径。
动画1927年万氏兄弟的《大闹画室》正式拉开了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的序幕,由于最早创作风格深受美国动画影响,不少人将这类早期作品叫成“卡通片”。后续上海美影厂吸纳国画、剪纸、木偶、皮影等中国传统艺术制作的动画短片、长片、系列片,打造出了一部部独具特色的经典作品,又常被称为“美术片”。再后来,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动画”“漫画”的概念为大众知晓,并逐渐在交流中频繁采用。
如今年轻人提到的“动画”包含电影、独立短片甚至广告,但多数情况是指长线更新的动画剧集。在制作流程与画面表现上,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存在区别。除此之外,动画作品也可以根据内容体量、播放渠道等分为不同类型。
鉴于日本动画在国内的影响力,在解释国产动画剧集的相关内容之前,我们还需要明晰“番剧”“新番”“季番”等指代日本深夜动画的词汇。 由于日本深夜动画需要考虑电视台排播、赞助商、制作公司等多方需求,当下许多作品以12集左右为主,每周播出一集,总计放送时间为一个季度,因此每年会依照开播日期,划分成1月冬季新番、4月春季新番、7月夏季新番和10月秋季新番。此外, “年番”和“半年番”也是内容告一段落所需的累计时间。
国产动画剧集语境下的“电视动画”,与之相对应的是“网络动画”,播放媒介的不同,意味着观众年龄层需求的变化。发展到现在,年轻一代默认提到的国产动画常为“网络动画”,与主要在电视台播出、偏幼龄向作品加以区分。
尽管国产动画没有明确“季番”这样的播放规则,但由于动画爱好者已经熟知日本动画领域的各种词汇,官方也会以“年播动画/年番(52集左右)”“一季(12集左右)”等说法,来形容国产动画作品的总集数与所需播出时间。
不过,针对“国产动画剧集”这个大类,各平台首页分区说法不一。在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芒果TV等主流平台首页,将国产动画统称为“国漫”;B站设立分区之初,投票结果本是使用“国漫”作为简称,后因争议改用“国创”一词,意为对“国产原创动画”的扶持。
其实所有的简略说法都存在些许争议,“国漫”的争论在文章开篇已经被提及,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国创”还会出现大量国家级创新创业计划、国家创新项目。至于为何不统一成“国动”,一来会与“国防动员”“国动集团”简称相撞,再者词汇的顺口程度也是传播需要考虑的问题。
总结实际上,权威辞书《现代汉 语词典(第 7 版)》已经对“动漫”做出了解释 : “动画和漫画,特指当代连环画和动画片。”当下互联网社交的交流过程中,很多情况下,用户无需特意区分自己所指为“动画”还是“漫画”,所以统称为“动漫”成了常态。但语言词汇的含义,其实是人们对某客观事物、现象或过程的概括反映,根据时代与大众认知而变化也不无可能。
当“动漫”被运用得越发频繁,看起来“动画”和“漫画”的并存感便越来越强。在国内,漫画与动画产业在产业链构建、商业化层面,也的确拥有联系紧密的时光,只是现如今,两者发展情况存在相当大的差别,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点正偏向“动画”,这也是部分爱好者、从业者一直热衷辩论“动漫”“国漫”等简称含义的原因。
这等程度的“咬文嚼字”,究竟是否必要?或许对于这些爱好者和从业者来说,分清含义是对文化产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尊重,也便于进一步了解与相互沟通。但从目前的情形看来,“动漫”相关词汇在大众层面认知成型,甚至与爱好者/从业者的理解达成统一,还需要更多优质作品和更多时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CGx”(ID:acgxclub),作者:ACGx,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