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热点:从单兵突进到生态耦合,强生争霸百亿靶点启示录
2022-11-04 09:56:32 来源:氨基观察
在生物制药领域,面对残酷冷漠的丛林法则,如何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是每一家药企需要思考的问题。
【资料图】
对此,海外大药厂强生的答案是:通过垄断式的布局,为自己谋求更多的安全感。
最直观的感受,应该是强生在多发性骨髓瘤领域的层层递进:
从单抗到到CAR-T再到双抗,治疗线数从一线拉到末线。看起来,强生希望在这样的包围下,让后来者很难再找到突围的缝隙。
那么,在创新药领域,“生态耦合”的打法,能把竞争者拒之门外吗?
01 在多发性骨髓瘤领域构建“铁桶阵”作为在医药江湖生存了近百年的猎手,早在二十多年前,强生就敏锐地嗅到了多发性骨髓瘤领域的机会。
2003年,强生在多发性骨髓瘤领域落下了第一步棋,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替佐米作为骨髓瘤的突破性药物,具有起效快、疗效显著等多种优势。
不管是在新发还是复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硼替佐米都是一线用药。2008年,硼替佐米全球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成功晋升为一款重磅炸弹药物。
2015年,专利到期后的硼替佐米销售额虽然直线下滑,但强生并没有丢掉多发性骨髓瘤市场,当年获批上市的达雷妥尤单抗很快完成了接力。
作为全球首个靶向CD38的药物,达雷妥尤单抗虽仍无法治愈多发性骨髓瘤,但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命。
针对所有疗法都已经产生耐药的患者,达雷妥尤单抗能够达到42.8%的客观缓解率,也就是说对几乎一半的患者有效。
在末线疗法获批之后,达雷妥尤单抗仅用了4年的时间,在美国完成了末线治疗至一线治疗的跨越。
故事讲到这里,强生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布局才刚刚开始。2017年,强生引进了传奇生物的BCMA CAR-T疗法Carvykti,最终于2022年获批上市,成为多发性骨髓瘤的强力角逐者。
Carvykti的效果堪称炸裂,即便对于接受过多线疗法的患者,其客观缓解率仍然达到98%,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达到80%。
用句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就是,即便是已经无药可用的患者也几乎都能对Carvykti有反应,还有80%的患者能达到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最好效果。
不过,强生的多发性骨髓瘤领域的布局远未结束。
2022年10月,强生的BCMA/CD3双抗Teclistamab获批上市,适应症同CAR-T一样是末线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不过纸面数据来看其效果不及CAR-T,客观缓解率为61.8%。
那么可能有的人就要问了,同样的适应症疗效却不如CAR-T,强生的这一波操作不是左手打右手吗?这,你就错了。
双抗虽然效果不如CAR-T,但胜在便利性好,可批量化生产不用一人一药。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为最强的CAR-T“善后”。
即便是最强的CAR-T,在多发性骨髓瘤面前也逃不过复发的命运。试想一下,最强玩家都失效了那么患者岂不是只能坐等死神?但有双抗就不用慌,因为已经有不少研究表明,即便是针对CAR-T治疗复发患者,双抗还能起效。
目前,Teclistamab和Carvykti已经布局了一线、二线及中位疗法的临床研究,如果这些临床能够成功,那么二者将能够覆盖多发性骨髓瘤全线治疗。
此外,强生管线中还有一款GPRC5D /CD3双抗处于临床三期,其已经在三级高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中展现出非常好的疗效。
在多发性骨髓瘤领域,强生并非绝对的王者。但至少从现在的局面来看,强生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02 创新药市场的生态突围强生的“生态突围”策略不是心血来潮,在此前的规划中,公司已经明确提及,未来业绩增长的算盘是“三步走策略”。
第一波增长来自产品组合的扩展。
仍然以多发性骨髓瘤领域为例。在这一领域,强生不断丰富自己的产品矩阵。以硼替佐米、达雷妥尤作为基石,不断向上研发,拓展出疗效更强的CAR-T与灵活性更强的双抗。
第二波增长将来自推动创新疗法的上市。
这也是强生现在做的。正如上文所述,今年以来在多发性骨髓瘤领域,强生的创新疗法接连上市。目前,这些新产品都在逐渐开始为强生的业绩发力。
第三波增长将来自推动肿瘤学的发展。
当下这些产品的上市,使得强生的进一步主导了多发性骨髓瘤领域。不过,强生的终极目标更为辽阔,那就是重塑多发性骨髓瘤领域的格局。
按照强生的计划,其将通过单抗、双抗、CAR-T产品矩阵的联合策略,重新定义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模式,最终让后来者无路可走。
实际上,强生在多发性骨髓瘤上的布局,只是其在肿瘤这盘大棋布局的一个缩影。在肺癌领域,强生的布局同样如此。
在肺癌领域,强生的目标在于围绕着EGFR外显子20靶向药Rybrevant建立最佳组合,用于EGFR突变NSCLC所有治疗。
强生的剧本是不是看上去有些眼熟?
没错,阿斯利康在肿瘤领域也有着相同的策略。在乳腺癌领域,阿斯利康的ADC药物DS-8201,几乎将HER2乳腺癌适应症“承包”,关于HER 2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也随之被重新定义。
同时,阿斯利康还通过新一代口服 SERD 和潜在新药AKT抑制剂 Camizestrant布局了HR 阳性乳腺癌。
除了阿斯利康、强生外,不少药企比如罗氏、默沙东也都在做着同样的生态布局。看来在药物研发领域,强者的目标都是相似的。
03 国内药企谁能跟上?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无论过程如何,最终都还是要以资本收益论英雄。如果有哪家企业说,完全不在意收益,那大概率是骗人的。
毕竟,除了积极研发新药,药企们还在努力想把药物的护城河建得宽宽的。
归根结底,药企想要重塑疾病的治疗模式,为的也是更为牢固的捍卫自己的药物江山。
对于后来者来说,无论你是规模雄厚的大药企还是独具匠心的小药企,想要跟“原住民”抢地盘都要跨过这道护城河,显然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通过这些药企的攻坚方向来看,获得最终收益的选择各有不同。可以选择扎堆热门研发领域凑一波热闹,也可以选择深入一些无人区持续探索。
正如默沙东创始人所说的那样,“我们应该记住,制药是为人而不是为了利润,但利润会随之而来。如果我们记住这一点,利润从来不会消失:记得越清楚,利润就来得越多。”
很显然,对于强生等部分药企来说,选择的就是这一路径。
比如在骨髓瘤领域,即便已经有多种作用机制的药物获批上市,但是想要彻底治愈多发性骨髓瘤仍然是一个美丽的幻想。
而CAR-T和双抗创新疗法的问世,患者看到了更多可能。于是,强生通过多个技术的同台竞技,最终以生态突围的方式,完成了护城河的构建。
这对于国内药企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启示。
免责声明:本文(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但氨基观察及文章作者不保证该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氨基观察”(ID:anjiguancha),作者:方涛之,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