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频道 > 焦点资讯 > 正文

世界通讯!汽车越来越“胖”,停车越来越难

2022-11-11 16:47:29 来源:汽车洋葱圈

Hello大家早上好!


(相关资料图)

不知道你是否遭遇过这样的尴尬,当把车塞进商场狭窄的车位后,下车变成了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或者,在路边的车位上努力停了好几把,还是有半个轮子压着外侧停车线。

迷你车位

这时候,不要只怀疑自己是不是又胖了,或是技术太差,还有一个原因是汽车也变得越来越胖了、越来越宽了。

那汽车为啥会越来越宽,车宽了舒适性就一定更好吗?日常家用,买一辆多宽的车合适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聊聊。

汽车变宽愈演愈烈

英国《每日邮报》曾做过一个统计,最畅销车型的车身比20年前平均宽了20%。事实上这个情况在中国可能更严重。

这里需要先明确一下,我们一般所说的车宽,并不包括后视镜,而是车身两侧最突出位置之间的距离。

2005年,最畅销的车型是夏利,车宽只有1615mm,如今最畅销的A级车是轩逸,车宽达到了1815mm。

2005年,当年的桑塔纳车宽为1700mm,如今的帕萨特车宽增加了136mm,达到了1836mm。

2004年的奥迪A6还没有加长,而如今加长后的A6L不但车长超过了5米,车宽也比当年多出了76mm,也就是7.6厘米了。

事实上,今天哪怕是MINI Cooper也仅比996代的保时捷911 Carrera窄了一英寸(2.54厘米),以小巧著称的马自达MX-5,都比1972年的保时捷911 RS还要宽了。

左:1972年911 RS,右:马自达MX-5

而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车身变宽的趋势愈演愈烈了,以Model 3为例,在BBA的竞品中,长度短的多,但车宽却是最宽的。

Model 3车长只有不到4米7,而A4L、3系长轴、C级长轴等,长度都超过了4米8,甚至接近4米9了,但Model 3宽度却最宽的,达到了1850mm。

而Model 3在同级中还不是最宽的,比亚迪海豹比Model 3还要更宽,达到了1875mm。

此外,这两年来,新势力车企普遍推出了中大型SUV,理想L8和L9宽度都接近2米了,小鹏G9宽度也超过了1米9。

特别是今年以来,一大波新能源MPV扎堆上市,而这些车宽度普遍都超过了1.9米,像极氪009、腾势D9、岚图梦想家等等。

可以看出,目前紧凑型车的宽度已经普遍超过了1米8、中型车的宽度正在朝着1米9迈进,而中大型SUV和MPV,宽度已经在向2米发起冲击了。

车身变宽、车位却越来越窄

和车身宽度越来越膨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多数情况下,车位的宽度却十分捉襟见肘,甚至还有越来越窄的趋势。

按照国家标准,小型车位的宽度应该达到2.5米,但这里还补充了一句,那就是当条件受限时,宽度可适当降低,最低不得低于2米。

截图来自《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

在现实生活中,因为空间有限,车位需求又激增,所以能满足2.5米宽的车位并不多,在很多地方,车位越来越靠近2米下限的情况非常多。

刚才提到了,现在车宽不断接近2米,而不少车位也越来越接近2米,如果再加上车辆的后视镜,那很多车位勉强能停进去,后视镜和临车不互相剐蹭就不错了。

这时候想从容地开门下车基本就是奢求了,不管姿势多不得体,只要能蹭下来就不错了。甚至很多情况下,还不得不在车内辗转腾挪,从副驾驶一边下来。

且不说很多老旧小区停车位极其紧张,我们公司附近的北京某高档小区内,车位宽度也仅有2.2米,和国家标准的2.5米相去甚远。

所有车辆都紧挨着停在一起,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卡宴为了留出更大的下车空间,已经尽可能往左停了,但下车的空间依然捉襟见肘。而这两台车和新势力的旗舰SUV、全新MPV比,还并不算宽。

另外,车身变宽还并不只是让停车更难,开起来压力也会更大,错车、转弯的时候都要更加小心。

车身越来越宽,对道路资源的占用也会越来越多,很多地方车道宽度本来就不大,如果两辆接近2米宽的汽车相遇,那留给两车的安全距离就会被极大压缩。

海外有位叫做Alex Wheatley的网友只做了一张示意图,就生动的说明了这个问题。

同样的道路宽度下,1840年可以并行4辆马车,1980年并行三辆汽车的时候,还能有宽裕的非机动车道,而2022年的今天,并行三辆汽车之后,行人就被挤到了马路边上。

根据国家规定,中间没有隔离带的双向车道,宽度不得低于6米。但这是不包括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现实中如果再考虑到路边停放的车辆占道的话,那道路的实际宽度可能只有4米,这时候如果两辆接近2米的车错车,那安全距离就只在毫厘之间了,一不小心就会造成剐蹭。

汽车为啥越造越宽,真的是为了更舒适吗? 宽度对舒适性提升并不直接

看到这有人可能会说,虽说汽车宽了停车、开车都不方便,但车宽了之后内部一定会更舒服啊,所以这样不是坏事。那真是这样吗?

事实上,汽车长度的增加会带来腿部空间的明显改善,对舒适性提升立竿见影。但宽度的提升对舒适度的改善却并不这么直接。

根据相关研究, 单人座椅只要达到400mm~500mm,就能满足大部分人舒适乘坐的要求了。对于后排座椅来说,座椅宽度应能保证乘客可以自由活动,座宽则应以两肘间的距离为基准,才不使人有压迫感 。因此座椅宽度合适的尺寸为450mm-530mm。而宽度只要达到530mm就可以满足95%以上的乘客需求了。如果座椅过宽的话,侧向支撑反而会难以保证。

大众朗逸后排

所以只要是对于A级以上的车型来说,宽度并不是影响后排乘坐舒适性的主要原因。因为再窄的后排都能保障后排两个座位的舒适宽度,受影响的只有后排中间乘客。而对大多数车主来说,后排中间位置坐人的概率其实并不高。

当然了,对于MPV来说,情况有所不同,车宽还意味着中间通道的宽度,也就是进出第三排的便利程度。这也是为啥最近这一大波MPV车宽都直逼2米的原因。

岚图梦想家第二排

那既然对舒适性提升并不直观,汽车为啥还要越做越宽呢?

历次迭代的累计

这个很好理解,每次车型迭代升级,尺寸总要有所增加,虽然每次增加的幅度不大,但当一款车历经十几代升级之后,尺寸就可能跨级了。比如我们熟悉的思域都已经迭代到第11代了;高尔夫已经第八代了。

第五代雅阁

这也就造成,如今最新思域,比当年的雅阁尺寸还大,因为一直到第5代雅阁,长度都不到4米7,宽度都不到1米8。

安全标准逼的

另外,车身越来越宽也和不断提高的安全标准有关,从1990年开始,美国就开始了车身侧面的碰撞实验,后来欧洲、日本和我们国内都相继有了车侧的碰撞实验。

这时候车门承载的功能就越来越多了,首先车门本身需要越来越厚、内部还要加入防撞梁、还要对B柱进行专门强化、车门里还要加装安全气囊、气帘等等。

另外,车门、B柱等和座椅之间留出一定的缓冲空间,对安全设计来说也必不可少,在安全上加入了这么多设计,车门的厚度自然需要大幅增加,为了保证车内空间,所以车辆也不得不越做越宽。

更宽的车身,容纳更多电池

对电动车来说,除了那些油改电的车型要在全车见缝插针式的塞电池之外,纯电平台的电动车电池组都是平铺在底盘上的。而在电池技术没有重大突破之前,增加续航还是主要靠堆叠电池。

写在最后

汽车越来越宽看起来已经成了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这是消费者的需求、技术的进步、还有法规监管等诸多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

这些都有它的合理性,但是除了中西部地区和部分乡村,我们大多数地方的停车位都愈发紧张、我们的城市道路也很难承载越来越宽的汽车。

所以,大家觉得汽车越来越宽这种趋势,是不是应该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汽车洋葱圈”(ID:onion-automobile),作者:陈杰,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