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司为何还在力推低价“随心飞”?
2023-03-30 16:57:23 来源:劲旅网
3月29日下午,南航“随心飞”系列主打产品“畅游中国”,当日开放兑换时由于短时间流量过大,出现短暂系统崩溃,无法兑换机票的情况,引发行业内外高度关注。毕竟,这是三大航在疫情之后,推向市场的首个低价“随心飞”。
有意思的是,早在2021年,关于“随心飞”的产品定位,行业内曾达成某种意义上的共识,即 “随心飞”是疫情期间,航司为最大限度回笼现金流,保持正常运营前提下的一款“过渡性产品”。
按照这一定义,大疫三年后,随着市场回暖,“随心飞”应该早已完成历史使命,光荣退役。
(资料图片)
然而,2023年,“随心飞”不仅“野火烧不尽”,广泛存在于中小航司,特别是廉价航空的产品货架上;如今干脆“春风吹又生”,引来三大航之一的南航再次入局,着实让行业内外疑惑。
劲旅君试图在文章中探讨以下问题:
南航再推“随心飞”的原因是什么? “随心飞”的迭代进化方向是什么? “随心飞”对航司的价值究竟几何? 01南航新一代“随心飞”“畅游中国”推出的直接原因很简单:
供需失衡,供大于求。
截止2023年1月,南航共有飞机892架,是亚洲飞机保有量第一的巨无霸级航司。去年底起,南航紧锣密鼓安排航班复飞事宜,包括重新招聘和培训乘务、机务、维修、服务等相关人员,业务复苏进展相当迅速。
然而,正当南航运力不断提升,可投入到航线上的飞机越来越多时,市场需求却在经历短暂爆发后,快速回落并增长缓慢:
国内航空市场方面。 春节前后,国内航空市场出现一波“报复性出行”浪潮,不过,这一“供需两旺”的局面美好而短暂。“报复性出行”用户主要有两大类:
商务出行人群。疫情防控开闸瞬间,企业为第一时间获取生意和维护客户,员工差旅需求集中爆发,劲旅君曾在《“报复性出差”,快把TMC逼疯了》一文中有详细介绍。随着近期商旅出行波峰过去和商旅出行常态化,商旅人群对于航班的需求量大幅下降。
旅游度假人群。头一波走出去的旅游度假人群以自由行客群为主,他们的特点是“有钱、有闲、爱浪”。尽管这一人群消费能力强,出行频次高,但人数总量确并不多,在航空出行大盘中只占极少数。
此外,每年春节后两三个月是传统意义上国内旅游淡季,虽然三亚等热门旅游目的地出现“淡季不淡”的情况,但全国范围依然保持“局部偏热,全局偏冷”态势,航空出行整体需求有限。
国际航空市场方面。 从国际机票预订数据看,跨境出行热情高涨,但转化为实际行动,尚需更长缓冲期。
一方面,跨境自由行客群办理签证、更新护照、安排行程等,需要较长时间。而中国在1月20日和3月15日分别官宣,共计放开60个国家的跨境团队游限制,却留给旅行社组织海外旅行团的时间不多,真正成行的旅行团少之又少。
另一方面,中国航司重新对接海外航空产业链,需要更多时间重新磨合。例如,中国航司要恢复某条国际航线,必须重新拿到当地“航空时刻”。由于三年未互飞,这个“航空时刻”被签给其他国家航司,中国航司要么等待,要么协调,都要耗费时间。
以当下最火热的泰国为例,今年2月中国赴泰旅游人次仅5.6万人次。2019年,中国赴泰旅游人次达到1100万人次,平均每月91.6万人次,对比之下,差距悬殊。
一般企业遭遇供大于求,会选择停产或者减产,航司很难做到这一点,尤其是三大航。 它们不仅是企业,更是保障中国航空公共运输稳定的支撑力量。说白了,有些航线亏本也要飞。而且三大航这样的巨无霸一旦开启运力恢复,好比飞机起飞,最好别半道急刹车,否则必然人仰马翻。
南航当下唯一能做的,就是想办法,让闲置运力尽可能多产生价值。最快速、最见效的方法,自然是 降价促销。 鉴于维护航空出行市场价格体系稳定性的原则,此前一度有传闻官方禁止航司以过低价格促销机票。看来看去,能够平衡多方诉求且靠谱的方法,似乎也只有“随心飞”了。
02不过,“随心飞”并不完全是南航压力之下,做出了一个无奈选择。
疫情三年,航司通过不断实践,逐渐将“随心飞”玩得明明白白,这背后有个不好拿上台面讲的隐秘原因:
“随心飞”真的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我们算一笔账,南航“畅游中国”产品期限从4月3日-7月2日共计90天;每天提供的舱位数量虽未显示,根据以往提供的舱位数量预判,每天应该不少于2万个舱位。
因此,南航“畅游中国”此次拿出的总舱位数量不少于180万个。
按照疫情前2019年国内机票均价758元计算,180万个舱位价值13.6亿元。
南航“畅游中国”有6个版本(全国版、探索版、东北版、北京大兴版、云南版和成都天府版),平均售价以3755元计算,需要卖出36.2万份才能回本。相对应的,每位购买南航“畅游中国”的消费者平均飞行5次,就能让航司和消费者达成一个完美的平衡。
在此基础上,南航每多卖出一份“畅游中国”,纯赚3755元,随着销量持续增加,消费者能飞的次数逐渐减少,航司则会大幅盈利。
这只是理论计算,现实情况还有三个因素要考虑进去:
其一,“随心飞”销量只多不少。虽然没有一家航司公开过“随心飞”销量,但从OTA等平台日常销量估算,“随心飞”几乎每次都卖爆,从南航“畅游中国”成都天府版开售被秒库存可见一斑。
其二,“随心飞”提供的可选航线中,高价值度的热门航线舱位有限,绝大多数都是低价值度的航线舱位。这些低价值度的航线舱位原本大多数也是卖不掉的,如今反而透过“随心飞”卖出去了,完全是0成本增值收益。
其三,极少数人能飞够理论上的“最佳薅羊毛”次数,大部分消费者购买“随心飞”抱着飞一次或两次就赚了的心态,甚至有很大一部分人最终仅仅飞了一两次,只能算是常规消费,连便宜都没占上。
这么看来,“随心飞”简直就是航司最轻松的捞钱工具。
有人质疑,三大航均是年净利润百亿的土豪,现在真就沦落到依靠卖低价卖“随心飞”赚蝇头小利的地步了?
今时不同往日,南航刚刚发布2022年报,全年巨亏337亿,达到疫情三年亏损最高峰。
这个节骨点上,能多赚点是点,苍蝇也是肉,岂有还敢嫌少的道理?
03南航今年率先再推“随心飞”,还有一个深层次原因:
拓展非刚需性用户,寻找业绩增长第二曲线。
飞猪机票业务负责人向敏表示,2023年以来先后仍有不少航司推出“随心飞”,根本目的在于刺激和抓取非刚性需求用户。
刚性需求用户是指那些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每年必有有一定飞行次数的人群。商旅人士、旅游达人是典型代表,他们需求旺盛,不管票价高低,不管航线热冷,该去一定要去,该飞必须要飞。
这一群体积极购买“随心飞”,只能算是服务好老客户,并不能给航司带来增量价值。
非刚性需求用户则不同,他们是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每年飞行次数弹性空间更大的人群。绝大多数消费者属于这类群体,每年可飞可不飞,完全看是否有足够吸引他们的因素。
例如,低价,尤其是超低价。
一个年轻白领,原本一年利用年假时间,基本就飞一个往返去外地度假。如今,看到“随心飞”价格如此低廉,一套常规往返机票的价格现在能买三四套往返机票,岂能不心动。
一旦他入手“随心飞”,每年飞行次数至少翻倍。在不断飞行中,他逐渐习惯并喜欢这种飞行体验,开始琢磨怎么成为航司金卡/白金卡会员,研究如何获取获取更具性价比的贵宾厅权益……
久而久之,航司一个忠诚的新用户就诞生,而且还是梦寐以求的年轻用户。
从这个角度分析,“随心飞”对于航司打造业绩增长第二曲线,有着特殊的重要性。由此, “随心飞”的产品定位疫情之后愈发清晰。
“航司精准化获取流量的工具。”
向敏解释,一直以来,在抓取增量用户和年轻用户方面,航司也迫切需要一个高效的抓手。这些年来,航司从产品侧不断探索,不断推出新产品,向年轻用户示好;也尝试和飞猪等平台合作,通过内容种草、直播带货等方式,吸引非刚需性用户关注。
“随心飞”的出现让航司找到了一个更合适的抓手。这三个字不但已经成功占领了消费者心智,而且还在年轻人中拥有极高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航司或许不指望依靠‘随心飞’赚多少钱,但透过一次又一次新品发布,不断精准抓取自己所需新流量,不断在年轻用户中提升品牌形象,推动业绩增长第二曲线打造,这就是最大的收益”。向敏直言。
042023年起,航司“随心飞”将出现四个明显迭代趋势。
航司不但不会抛弃“随心飞”,大中小航司均会持续加码。
三大航司中,南航已经推出新版“畅游中国”,打响第一枪。国航今年似乎并不打算再推“随心飞”,这和其经营理念有直接关系。
中小航司、廉价航空对“随心飞”会更加积极。中联航、春秋航空“随心飞”今年老早就发售。低价原本就是中小航司特有标签,”随心飞”只是让其多了一些可供消费者选择的产品类型。廉价航空更是不依赖机票本身赚钱,机上选座、餐饮、行李托运等一系列增值服务才是它们赚钱的正确方式。
“随心飞”的规则将会愈发复杂和缜密。
有细心消费者发现,南航“畅游中国”今年的规则复杂了许多。
例如,此前兑换经济舱机票不需要花钱,这次要额外多收20元。此前兑换明珠经济舱需要100元,这次明珠经济舱变成升舱权益,南航“畅游中国”用户可以花费99元或1999里程(50元升舱券3张、30元升舱券2张)或者399元或者7999里程(200元升舱券3张)购买相应升舱权益。
这意味着航司“随心飞”从粗放运营转向精细化运营,消费者想要全面了解这些规则内容,恐怕要多花一些时间。
“随心飞”强化推出种类丰富的区域版。
南航“畅游中国”今年新发布4个区域版本,分别是东北版、云南版、北京大兴版和成都天府版。
航司“随心飞”细分各区域版本的核心原因是提升区域运营效率和增强区域竞争力。例如,南航推北京大兴版意在为这一新机场导流,因为南航是大兴国际机场最大的主基地航司。
南航主推成都天府版,一方面,同样是因为其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最大主基地航司之一。另一方面,南航希望通过这一产品,实现其在与国航、川航等航司在川渝地区争夺市场份额时拥有更强竞争力。
截至目前,多个航司推出的“随心飞”产品均有区域版,这已成为“随心飞”标配。
“随心飞”将进一步走向垂直细分化。
如果说“随心飞”区域版是针对地域的一次垂直细分运营,那么近两年流行的机票次卡则是针对日期的进一步垂直细分化运营。
消费者通过预先以确定的价格购买次卡,随后在航司开放航班中选择任意时间兑换机票。对消费者而言,次卡比“随心飞”类产品价格更低、操作更灵活;航司则可以提前获取销售收入并锁定舱位资源。
还有针对特定人群的“随心飞”类产品,例如大学生、家庭出游人群、老年人群等,目前市场上都有相对应的产品。随着市场需求提升,这些垂直细分化的产品将成为航司主流产品。
05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23年国内旅游人数约45.5亿人次,同比增长约80%,约恢复至2019年的76%。
市场需求的恢复进程可能会比大家所看到的市面喧嚣,要缓慢不少。
这一背景下,航司需要尽可能利用好手中任何一张牌。
随心飞”或许不是航司手上最大的一张牌,至少是目前最好用的一张牌。特别是在”随心飞”历经大疫三年,逐步走向成熟后,消费者和航司围绕“随心飞”的利益博弈,开始走向平衡阶段。
只要航司谨慎出牌,消费者和航司双赢,是确定无疑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劲旅网”(ID:ctcnn1),作者:陈杰tigereat,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