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频道 > 焦点资讯 > 正文

今亮点!大力推进新时代学校体卫艺国防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国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工作推进会发言摘登

2023-06-12 12:58:17 来源:中国教育报

抓好贯彻落实 以体育人以美化人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体育美育是“五育”并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升青少年思想品德和审美修养、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路径。上海坚决抓好贯彻落实,将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作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发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城市教育的重中之重,引导促进全体学生把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和艺术实践、经常性欣赏体育赛事和艺术活动作为伴随一生的生活方式。


(相关资料图)

第一,把实施面向人人、促进优质均衡作为核心目标。普及体育和艺术教育,根本靠学校课堂主渠道。2012年起,上海全面推行“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大学个性化”体育课改,构建“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小学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推动初中每周开设4至5节,鼓励高中逐步增加课时。中小学聚焦7至8个项目开展教学,形成“一校多品”特色。落实学生每天校内外各运动1小时,实现了学生人人会游泳、人人熟练掌握至少2项运动技能的目标。

同时,整体构建、分段实施大中小学艺术课程,要求义务教育学校开齐上好音乐、艺术课等必修课,确保每名中小学生至少拥有1项艺术爱好、掌握1项艺术技能;改进高中艺术类基础型课程,重点开发艺术类拓展型、研究型课程,鼓励中职校开设灵活多样的艺术课程;要求所有高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并计入学分,每名大学生须至少选修1至2门艺术课程。

第二,把培育后备人才、实现特色办学作为关键引领。在抓好普及的同时,以机制创新促进优秀后备人才源源不断从学校走出来。一是布局体育艺术特色学校。依托学校创办重点体育项目二线运动队。构建优秀人才“一条龙”培养机制,由“1所高中+2所初中+4所小学”组成布局单元,统筹供给高品质课程、师资、场地、科研等资源,实现学段衔接。二是促进后备人才成长发展。畅通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升学通道和进入各级专业运动队渠道,把体校文化学习交由教育部门实施并纳入教育督导范围。成立市级学生交响乐团、合唱团等,形成“校—区—市”三层后备人才培养布局。

第三,把打破部门围墙、资源共建共享作为重要路径。着眼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和国际文化大都市,打破部门围墙,协同构建体教融合、文教结合机制。一是深化体教融合。优化竞赛体系,统筹市运会、学生运动会、青少年锦标赛等赛事。强化体育师资建设,每年遴选1000名体育教师开展重点培训,每年由体育部门选派100名专业教练员进校园。推动设施共建共享。二是创新文教结合。引进优质文化艺术资源进校园,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非遗进校园”等活动。走出去开展沉浸式艺术实践活动,构建校内外育人共同体。

探索融合新路径 开创校园足球新局面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是人口大省、教育大省、体育大省,有各级各类学校3.87万所,在校生2208万人。近年来,山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校园足球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探索体教融合新路径,校园足球呈现出全面谋划、全域重视、全员参与、全程发力的生动局面。

一是突出体系化推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校园足球工作,近年来连续印发《山东省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成立了校园足球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学校负责、各界参与的省级校园足球建设体系和发展格局。

二是突出普及化推广。坚持抓早,从幼儿园开始培养孩子对足球的兴趣。联合省体育局、省足协指导地方各级足协、职业俱乐部定期派教练员到幼儿园与小朋友开展足球游戏,引导幼儿喜欢足球。坚持抓全,统筹指导各级足协、职业俱乐部、学校重视足球运动的全面普及推广,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设足球社团,利用每天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学习踢球,参加训练比赛。据统计,全省经常性参与足球运动的学生约729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8%。坚持抓点,目前山东共有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307所、试点县(区)10个、改革试验区5个、“满天星”训练营5个。坚持抓高,选拔成立小学、初中、高中高水平集训队,每年利用寒暑假、节假日期间培训1000余人次。坚持抓教,实施教练员专业能力提升工程。青岛探索建立足球教练员引进机制,聘请40名优秀退役运动员到足球重点学校带队训练,与巴西桑托斯等职业俱乐部合作引进专业教练员。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女足队分别和鲁能俱乐部、青岛海牛职业俱乐部签订合作协议,共享资源、共育人才。

三是突出赛事化提升。省教育与体育部门统筹整合赛事资源,建立起各学段与社会青少年俱乐部的完整竞赛体系。主要包括“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联赛、“体彩杯”中小学生足球联赛、山东省大学生足球锦标赛、山东省足球特色高中联赛等,每年参与足球比赛学生达200余万人次。在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上,省代表队分获中学组男子足球第一名、女子足球第三名。

四是突出贯通化培养。聚焦打通校园足球人才培养的难点堵点,建立起体育局、教育厅、足协三方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开辟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优秀足球人才成长新路径。试点开展优秀足球人才集中培养,遴选历城二中、山师附中等有条件的高中学校,与山东大学等10余所省内高校建立结对关系,畅通对口升学通道。在第一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中,济南历城二中女子足球队获得U17组冠军。

加大资金投入 做实做细卫生健康“基本功”

海南省教育厅

近年来,海南省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决策部署,坚决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各项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顶层设计、健全工作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推进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学生近视压降有成效。出台《海南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三年(2021—2023年)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省人民政府授权省教育、卫健部门与市县政府签订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责任书、压实责任。省委、省政府连续6年将近视防控工作纳入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大投入和改善条件。近年来累计投入1.1亿元,采购可升降课桌椅46.61万套,实现全省中小学可升降课桌椅全覆盖;2022年起投入1.5亿元,改造1万余间中学教室照明,实现全省中学教室全部达到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编写海南省中小学健康教育教材,制作海南省儿童青少年预防近视动画宣传片,组织专家组深入开展针对性宣讲,推进视力健康宣教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海南省儿童青少年综合近视率始终保持在低位。

二是学生生命安全有保障。大力实施中小学生游泳教育普及推广工程,建成322个学校游泳池,实现全省乡镇全覆盖。实现四至九年级学生游泳“应学尽学、应会尽会”,普及防溺水安全知识和应急救护技能培训。从2020年起,分步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安装了2953台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实现学校AED安装全覆盖,对广大师生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累计培训师生92.2万人,先后挽回数十名师生生命。出台《海南省中小学生安全应急综合演练及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投入1.5亿元在全省东西南北中建成5个中小学生安全应急综合演练基地,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安全应急实践体验活动。3年共系统培训超过30万名中小学生,学生安全意识大幅提升。

三是师生健康素养有提升。注重及时优化调整、统筹协调、科学精准落实好各项校园防控措施,牢牢守住校园不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底线。创新开展健康班主任试点工作,多渠道补充学校专业卫生人才。总结分析近20年海南学生体质与健康数据,编制调研报告,为持续改进学生体质健康提供政策依据与干预措施。建立省级健康监测平台。

健全体制机制 推进学校美育面向人人

湖北省教育厅

近年来,湖北省把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守正创新,健全体制机制,着力构建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工作体系,全面推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深入发展。

第一,健全美育工作机制,促进协同高效发展。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学校美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推进学校美育工作。二是强化课程体系。高校成立公共艺术教育专门工作机构,落实艺术教育2个学分刚性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高中阶段建立多样化艺术课程,促进职业学校艺术教育和专业教育实现有机结合。三是强化部门协同。建立文教合作机制,与省文旅厅签署文教融合发展备忘录,协同推进校园美育活动普及等。四是强化专业指导。成立高校美育教指委和中小学美育教指委,加强研究、咨询、评估和指导。

第二,健全美育展演机制,搭建实践育人平台。一是完善常态化学生艺术展演制度。学校每学期举办一届艺术展演,县级每年举办一届,市级每两年举办一届,省级每三年举办一届中小学生“黄鹤美育节”和“大学生艺术节”,全省超过95%的学校建立了校内艺术展演制度。“黄鹤美育节”“大学生艺术节”共计举办20届;两年一届的“湖北高校美术与设计大展”和一年一届的“湖北省中小学生美术书法作品比赛”已累计举办32届。二是健全美育活动普及制度。在中小学开展校长、教师和学生广泛参与的“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普及活动,每年600余万名中小学生参加,学校普及率达90%以上。广泛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每年组织戏曲艺术院团进校演出1万余场次。三是拓展美育活动空间。充分利用各地博物馆、剧院、文化馆等文化艺术场所开展中小学课外实践活动。四是强化美育载体建设。逐步推进省级美育学校、示范性大学生艺术团和示范性中小学生艺术团建设。建设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和基地。

第三,健全美育帮扶机制,营造美育均衡发展环境。一是实施美育教师交流制度。大力实施农村教师资教行动计划和县域教育联合体建设,建立完善乡村学校美育帮扶机制,改善教学资源短缺现象。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5年免费培训农村中小学美育教师1.5万余人次。二是实施“美育浸润计划”。组织武汉音乐学院、三峡大学等高校对乡村中小学音乐教师提供定向精准帮扶。实施“美育浸润计划”,第一批遴选17所美育资源丰富的高校同17个市州建立结对帮扶机制,支持高校帮扶农村中小学美育协同发展。三是实施优质美育资源共享。积极探索“互联网+”美育新模式等,补齐农村美育资源短板。

夯基础激活力 全面深化体教融合

四川省教育厅

近年来,四川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体育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深化体教融合,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一是强化机制保障,夯实体教融合基础。建立四川省青少年体育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与省体育局共同成立省体教融合办公室,定期召开体教融合工作推进会。社会体育场馆向师生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学校场馆向社会人士有序开放。省级办赛资金教体两家协同保障,省教育厅具体落实篮足排“三大球”办赛经费,省体育局负责田径游泳等其他全部项目经费。“十三五”以来,省教育厅年均预算体教融合经费5000万元,已累计投入专项资金4.77亿元。落实优秀退役运动员担任学校体育教练员改革举措,明确适用范围、岗位设置、编制使用等事项,有效破解体教“双向互需”瓶颈。西南交通大学、成都体育学院等高校联合成立“学生体质健康大数据研究与联合应用技术中心”,重点围绕学生体质提升及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大数据分析与研究,为体教融合“产学研用”提供科技支撑。

二是擦亮品牌特色,激发体教融合活力。省教育厅与省体育局、团省委联合举办青少年校园体育联赛,教体双方共同制定竞赛规程、选派竞赛团队。每年组织“川渝云贵”四省市校园足球及学校体育文化交流活动,其间举办足球邀请赛、圆桌论坛、科报会及观摩交流,共同打造学校体育协同发展标志性、支撑性项目。与省体育局共同开展“奔跑吧·少年”“川渝青少年体育交流活动”“幼儿体育大会”等系列活动品牌,组织开展全省冬夏令营、幼儿体育活动、亲子体育活动以及川渝、川澳青少年体育交流活动,全省参与人数超300万人次。充分发挥4个全国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等的示范引领作用,“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推进学校体育特色发展。

三是坚持正确导向,提升体教融合成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使命,对担任学校教练员的退役运动员严格要求,严守师德师风。对各项赛事活动严格资格审查、严处违规违纪。帮助学生提升体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凝聚合力育人育心。统筹30所体育专业院校及有体育专业的综合高校,与21个市州结对共建学校体育工作,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重点前往凉山等民族地区支教,推进地方政府、普通高校、中小学校,“五育”并举、协同发展。持续推进“健康中国”“健康四川”行动,将体教融合落实情况、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纳入对市(州)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考核内容,作为高校绩效拨款分配的重要因素。

强身塑心 构建“三全体育”新体系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以强身塑心为导向的“三全体育”改革。

一是开设“全年段”体育必修课程。率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体育课程修读办法,实施本科生体育必修课程全年段覆盖。年均开设54个专项、1200余个班级的体育课程,覆盖近6万名学生,舞龙舞狮、皮划艇、龙舟等特色课程深受学生喜爱。“运动安全与健康”慕课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重构课程体系,通过专项教学、身体素质、运动训练“第一课堂”开展个性化教学,将体育竞赛等“第二课堂”计入体育成绩,占幅40%。实现体育必修全覆盖。增设三年级体育专项和四、五年级体测与锻炼必修课,必修学分从5或5.5分增至6.5或7分;一年级每周新增1学时身体素质课,学时从144增至280。

二是打造“全过程”开环育人载体。将体育教育贯穿高等教育所有阶段,进一步拓展体育活动的长度、广度与深度。从2018年起将第十节课设置为本科生体育活动时间,不允许安排文化课,并利用该时段开设身体素质课。组织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的专项竞赛,代替课程考试。依托俱乐部、社团、运动队建设专项辅导站,帮助学生掌握技能、养成习惯。常态组织体测工作,不限测试次数,开设体质健康提高班,实现“以测代练、以测促练”。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提升,连续6年居省内非警类本科院校第一。通过场馆打卡、院系活动、辅导站及人工智能锻炼等构建多元化的课外锻炼体系,学生自主锻炼积极性显著提高,4年来参与课外锻炼打卡和校内体育竞赛的人次分别增长了130%、800%。

三是构建“全方位”协同育人机制。建立以校领导为主任的体育美育工作委员会,以体育美育“十四五”专项规划统领学校体育工作。构建“校—院—社团”全方位协同联动机制,将培养学生体育爱好、运动兴趣与技能特长相结合。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1项(次)体育赛事,打造校园马拉松、水上运动会、“三好杯”系列竞赛等文化品牌,年均开展活动上千场次。推动体教融合,引导高水平运动员参与社团活动、课外辅导站建设,促进高水平运动员技能提升和全面发展,连续三届获全国学生运动会“校长杯”。创建智慧体育管理平台,为实现“人人体育、时时体育、处处体育”提供技术支撑,辐射国内近百所高校、70余万名学生。

铸魂塑型 聚焦军训育人有质效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不断提炼符合时代特点的服务大学生“铸魂”“塑型”的军事技能训练模式。2019年以来,学校聚焦军训育人提质增效,探索了工作模块化、效果贯通化、形式多样化的新模式,做到三条线协同、三方面融合、三阶段贯通,努力把学生军训打造成“三全育人”的重要阵地。

一是军训工作模块化,提升协同育人质效。工作职责模块化。各项工作按模块拆分,各方面明确分工,细化主体责任,科学制定军训规划、工作方案等。组训人员模块化。注重发挥退役大学生士兵“助手”作用,注意发挥学校国防类学生社团“朋辈”帮扶作用。教学内容模块化。按照“队列、防卫、应急、国防”4个技能模块进行设计,将技能基础理论学习与国防教育实践相结合,将实体课堂与学校军事技能训练虚拟仿真平台、军事技能训练在线课程相结合,实现了军训时间从集中到分散再到集中,军训对象从全体到教学班级再到个人,为下一步学生军训课程化提供实践依据。

二是军训效果贯通化,增强融合育人成效。落实“三融合”,即新生思想引领与军事技能训练相融合、个人成长与集体发展相融合、基础训练与应急技能实践相融合。围绕“培养五大素质”,即:通过队列训练,培养团队意识,增强抗压能力;通过共同条例学习,培养纪律意识,增强自我约束能力;通过内务管理,培养时间意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习意识,提升综合素质;通过文武竞赛和角色体验,培养责任意识,勇于担当,敢于挑战。讲好“四个内涵”,即精益求精、吃苦耐劳、润物无声、风清气正。挖掘“三个新”,即新大纲、新时代、新精神。践行“二个意义”,即:不怕苦,不服输;在训练场服从命令,在竞技场彰显青春。将育人元素融入到日常训练中。寻找学生日常管理、基层组织建设的育人元素与军训文化要素的结合点,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三是军训形式多样化,提高训练育人实效。完善训练模式。坚持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相结合、教育实践与竞赛体验相结合、基础训练与特色联训相结合,对标教育部全国军事课教学展示实施方案,构建“训、练、赛”闭环的完整流程。创新训练形式。采取“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行动计划、“小组学习—连队体验—比赛支撑”的训练模式,能聚能散,化整为零,最大限度上避免客观条件对军训的影响。丰富训练样式。设计出符合校园特点的训练样式,如体育场军事越野等。引入兵棋推演、无人作战等体验赛,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强学生获得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