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补贴成“乱贴”各方分食“唐僧肉”
2014-01-03 00:00:00 来源:
2013年10月份以来,沪深股市有至少35家上市公司,共获取了超过11亿元的财政补贴。“补血”的上市公司有的处于严重产能过剩的钢铁、化工等行业,有的连年靠补贴延缓退市来“续命”……财政补贴的随意性不断受到公众质疑。而回顾近年情况,财政补贴乱象并非止于上市公司一隅,国家大力保障的民生补贴、产业补贴、节能补贴在局部地区被异化,财政补贴俨然成了财政“乱贴”。
2013年年底前,上市公司迎来了新一轮财政补贴的“输血”高峰,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第四季度上市公司收到财政补贴近百亿元,环比增长近50%。其中,*ST南化2013年年底收到经营性财政补贴2.9亿元,成为了年度资本市场补贴金额最大的企业之一。这一剂“补药”,显然能够弥补公司约1 .96亿元的亏损,也使公司免于面临退市,但这已经是该公司经历的第二轮危机。
此外,审计署2013年公布的报告显示,由于相关部门资料审核把关不严,致使近十万户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违规领取租赁补贴1 .53亿元,重复领取租赁补贴2100多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节能减排补贴资金也大量被企业骗取。T C L、美的、格兰仕、长虹等在内的8家知名家电企业,在高效节能空调推广项目中,通过虚报节能空调销售安装数量,套取中央财政高效节能空调推广补贴资金超过9000万元。
在财政补贴屡屡被骗取背后,有些财政资金的决策和资金使用并不公开透明,财政资金的管理者可自由裁量,而这让“跑技术不如跑关系”成了一些企业的心态。为了获取补贴,不惜花重金打通关节,甚至求助于“补贴掮客”,财政“红利”转眼变成了权钱交易的“黑金”。
审计署2013年调查发现,国家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补贴中,在相关政府部门的眼皮底下,102个项目单位编造虚假申报材料,套取、骗取“三款科目”资金5.56亿元。“去企业稍作核实了解,就能看出真面目,为什么还让造假企业得逞?”一些未获补贴的企业质疑。
“真材料不管用,假材料能蒙混过关,根子在于领导一支笔,动辄数千万甚至过亿元的补贴就批出去了!”广东一位光伏产业企业家王伟如此形容部分产业的补贴。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俊海指出,财政资金是公共财产,每一分都是纳税人的血汗钱,财政资金的运用应该是公开公平公正,应对财政补贴错误决策负有主要责任的政府官员进行追责。
北京大学教授刘剑文建议,一些发达国家政府以公开透明、公平和效率为基本原则,对一些公共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网络公开披露,披露相关图表、注释、审计报告等信息,这有利于提高民生资金的使用效益,我们需要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