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的加息如同打太极
2015-06-23 09:55:43 来源:
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上周暂缓加息的决议让世人松了口气。
从2008年12月到2015年6月,美联储打加息太极拳让人眼花缭乱。从“维持一段时间”到“很长的一段时间”,从“2013年年中之前”到“2014年晚些时候”,从“至少到2015年年中”到“相当长的时间”,再到“保持耐心”,直到本次“加息将取决于未来的经济数据”,美联储不愧为修辞大师,非常谨慎而含糊地表述加息预期。这样的“耍太极”实际上让美联储拥有了宝贵的政策灵活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详细预告未来的行动计划,诡异中见匠心。
美联储加息前瞻指引的表述就像悬疑剧中让人惊恐的配音,随着剧情的紧张突兀,音乐变得格外惊险恐怖。美联储每次表述都牵动世界经济,让人难以捉摸,市场也随之剧烈波动。但这一回人们号准了美联储的脉搏,普遍预测原本6月的加息会延期到9月,或者年末适当的时间节点。美联储也明示,在第一季度遭遇冰雪挫折后,眼下美国经济正在“温和扩张”,消费者支出增长加快,房地产行业出现转机,就业市场也呈现令人兴奋的起色。然而,美联储补充称,投资及出口仍然疲软。在此情势下,美联储还是如履薄冰,谨言慎行,一方面试图发出加息信号,另一方面又试图压制市场震荡的风险,以免危及全球增长最终给自己带来麻烦。因此,此次政策会议上,所有委员,无论是鸽派还是鹰派,意见出奇的一致,都对暂缓加息投赞成票,集体“放鸽子”。
平心而论,美联储也不是算命大师,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不可能预测那么具体那么精准。美联储时刻在留意四个方面的经济数据,即就业率、核心通胀率、薪资涨幅及通胀预期,通过综合权衡,分析整合,最后才能谨慎地发布前瞻指引。在3月的会议上,美联储十分乐观,不过一季度经济大幅放缓,许多银行下调了对经济增长的预估,因此美联储下调经济评估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不过这种变化对美元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将取决于美联储对经济评估的变化,如果耶伦仍然强调,经济放缓是暂时的,市场可能会忽视这种经济评估的下调。
回过头来看。近几年美联储加息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QE)退市后全球市场最博眼球的事件。从各国政府首脑到经济专家,从各路资本到中小企业,大家都睁大眼睛盯着美联储的加息指挥棒。美联储咳一声,全球也为之焦虑。如今这种焦虑正演变成一幕急躁难耐的等候游戏,美联储加息预期比加息更让人纠结。此次虽然美联储内部在加息问题上保持一致的意见,但内部鸽派与鹰派的聒噪争吵还会继续下去,这让鸽身鹰嘴的美联储主席耶伦左顾右盼,难以决断。原本说是2015年中加息,现在6月已过了大半,宣布暂缓加息。那么9月呢?9月还是未知数,加息还在路上,还在美联储的政策笼子里挣扎。
此次耶伦再没给出模糊的时间表,还淡化了首次加息的重要性,强调即便加息也会相当长时间维持低利率。耶伦称,自上次会议后,就业增长步伐加快,通胀的下滑压力减轻,但目前还未达到加息的条件。
这其实是对美国经济的增长预期保留了一点回旋余地,因为加息需要良好的契机,且必须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就像出台QE一样,只要美国经济好,哪管流动性洪水滔天?加息同样要选准时机,现在还不是时候。
这也说明当下美国表面的经济复苏还不稳定,美联储自己也有点“心虚”,对美国经济缺乏信心,不敢承担贸然加息引发的后果。因为加息要考量就业率、核心通胀率、薪资涨幅及通胀预期这四个指标,而这些指标的数据目前不是未达标,就是还不够稳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当下美国经济还不是真正复苏,只是昏迷后的苏醒,是羸弱的亢奋。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经济增长不能承受利率上涨过高,因为高利率将抑制借贷,打击企业投资和家庭借贷消费等支出。正是顾及到加息的后果,美联储加息的靴子迟迟不敢落地。
一些分析师甚至认为,今年采取任何加息举动都嫌过早,会扼杀复苏。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则高调呼吁美联储应该延后至2016年初加息,而不是今年9月或年末。IMF总裁拉加德的态度是,“我们相信2016年初加息更好一些。”
更何况美国经济的决策程序夹杂着内部复杂多变的争斗。从党派来说,有驴象之争,从学术派系来说,有鸽鹰之斗,无休止的争吵,披着民主决策外衣的内耗,这些都影响美国经济决策的果断,从而失去良机。这是美国这个市场经济最发达国家的内伤。伤痛发作,其呻吟声必定影响全球,让全球经济体也为之揪心,毕竟美国是全球经济的增长引擎。因此,美联储近阶段还是在奉行准QE政策,以近零的低利率继续为美国虚弱的经济“输血”。美国也难逃全球经济陷入新平庸的逻辑轨道。
尽管美联储加息会对新兴市场带来一定麻烦,但哪怕美联储加息已到“临门一脚”,我们也只有谨慎应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万不能被其搅乱走自己的路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