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频道 > 综合资讯 > 正文

世界微头条丨重组蛋白行业市场调研 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推动行业发展

2022-07-08 06:00:43 来源:互联网


(相关资料图)

重组蛋白行业市场调研

随着药物生产技术的进步和药物需求的增加,中国重组蛋白药物种类不断丰富,目前中国重组蛋白药物主要有:重组胰岛素、重组干扰素、重组凝血因子、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酶替代重组蛋白药物、重组生长激素等。其中重组胰岛素在中国重组蛋白药物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重组干扰素、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等细分产品发展潜力较大,尤其是长效药物。

重组蛋白药物的研发难度远高于小分子化学药物。与小分子化合物相比,重组蛋白的分子量与结构复杂度往往是其数百或上千倍,此外,重组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与其肽链折叠与修饰方式高度相关,这决定了重组蛋白药物远高于小分子化学药的研发难度。

同时,重组蛋白的生产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重组蛋白生产大量依赖于各种生物合成体系,包括生物工程大肠杆菌、酵母、哺乳动物细胞等,其生产体系选择、载体构建、参数优化、分离纯化、活性检测等各个步骤的成功确定都是长期理论指导、经验总结与实际试验的共同结果。这些know-how 构成了较小分子化合物更高的生产技术壁垒,其时间与资金投入也随之更高。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0-2025年中国重组蛋白质市场运行格局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分析

国外重组蛋白质药物发展时间较长,已经逐步由快速成长期步入成熟期。中国重组蛋白质药物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药物的产品种类还有待丰富,在某些细分产品领域对国外市场还有较强的依赖性,如,重组干扰素的对外依赖度达60%以上。全球知名的重组蛋白质药物生产企业如Novo Nordisk、Amgen、Sanofi、Eli Lilly及Merck Serono等在中国市场上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未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国重组蛋白质药物行业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在细分领域的国产替代空间将不断扩大。

从研发实力、质量控制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来看,国内试剂生产企业和国际知名企业相比仍然具有较大差距,我国重组蛋白科研试剂市场仍然主要由国外品牌占据。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2019年,中国重组蛋白试剂市场由进口品牌领跑,第一和第二名分别为R&DSystems和PeproTech,义翘科技占据了总体市场的4.9%的份额,位列第三,在国产厂商中位列第一。

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推动行业发展

随着科技水平日益提高以及研发设备不断改进,研发人员能够借助更加先进的科研手段更好地探究生物体的运作机理,对蛋白质工具的需求快速扩大,如二代测序手段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使新的蛋白质序列发现能力指数增长;生物信息学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人类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和新的蛋白质工具的需求;肿瘤免疫学等领域的发展带动了抗体药物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带动了新靶点蛋白需求。随着上述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诊断与检测靶标以及新的诊断技术进一步推动了蛋白质和抗体的需求。蛋白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命功能的重要执行者,与许多基础研究息息相关。随着生命科学研究地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对重组蛋白应用的基础研究将蓬勃发展,进而推动更具有创新设计理念的重组蛋白产品。

想要了解更多重组蛋白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0-2025年中国重组蛋白质市场运行格局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