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看点: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分析
2022-07-29 20:06:35 来源:互联网
工业机器人旨在提高制造业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从而降低制造业生产成本,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因此,工业机器人受到国家层面高度重视,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个部门发布了《“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开展工业机器人创新产品发展行动,研制面向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焊接机器人,面向半导体行业的自动搬运、智能移动与存储等真空(洁净)机器人,具备防爆功能的民爆物品生产机器人,AGV、无人叉车,分拣、包装等物流机器人,面向3C、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大负载、轻型、柔性、双臂、移动等协作机器人,可在转运、打磨、装配等工作区域内任意位置移动、实现空间任意位置和姿态可达、具有灵活抓取和操作能力的移动操作机器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步入快速发展通道。根据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数据,2021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约在839亿元,2016-2023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8.3%,连续多年稳坐世界最大机器人消费国地位。根据相关规划,“十四五”期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有望超过20%。特别是在紧密关联到制造业竞争力的工业机器人领域,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6万台,同比增长54.4%。自2016年国家统计局开始统计工业机器人产量以来,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产量一直呈现正增长趋势。另一方面,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为25.6万台,同比增长48.8%。
目前,国产工业机器人厂商数量在急剧增长。据天眼查数据,截至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已经超过11.4万家。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发布的《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调研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国产工业机器人厂商年销量有望破万台。有业内人士认为,进入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有望形成新格局,最大的特征就是国产厂商从体量上进一步缩小与外资厂商的差距,在更多细分市场拥有更大的市场占有率。
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物流、化工等各个工业领域之中,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安全性以及智能化水平。近年来,国家推行机器换人,工业机器人备受追捧,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大量涌现。2016年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量仅8256家,2017年突破1万家,2020年突破3万家达到33873家,2021年工业机器人注册量大增,新增65219家企业。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公布《2022-202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显示:
工业机器人企业云集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广东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达3.40万家,江苏省、山东省排名第二和第三,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达3.22万家、1.73万家。浙江省、上海市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超1万家,分别为1.49万家、1.05万家。福建省、安徽省、陕西省、四川省、湖北省进入前十,依次排名第4-10名。
在2021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发布的《2021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为839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445.7亿元,预计到2023年,将突破589亿元;另外德邦证券研报显示,到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美元(约638亿人民币)。
目前已有不少工业机器人产业公司登陆A股市场,包括机器人本体领域公司和为机器人提供关键零部件的产业链公司。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整体产业火热下,一些机器人龙头公司也受到了机构的密切关注和频繁调研,如国内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埃斯顿在近期就接受了400多家机构的调研。
未来,工业机器人行业在新一轮产业机遇期中将会诞生世界级企业,国内外技术差距逐渐缩小,研发体系渐趋完整,关键零部件技术将会突破,市场份额更加集中。随着机器人工艺设计的不断创新以及新材料的投入使用,未来工业机器人将更智能化,柔性化,即由传统机器人向共融机器人优化。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获得行业数据,并分析使用行业数据不仅可节约时间,降低成本,亦可优化整体决策。欲获取更多行业分析及相关数据可以点击查看中研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