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聚看点】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 集装箱物流行业现状
2022-08-08 16:01:48 来源:互联网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十年,上海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城市功能实现新飞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金融市场交易总额从528万亿元增长到2511万亿元,口岸货物贸易总额保持全球首位,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上海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从3.19%提高到4.1%以上。
(资料图片)
集装箱物流行业现状
集装箱是能装载包装或无包装货进行运输,并便于用机械设备进行装卸搬运的一种组成工具。集装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能够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标准化,并且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这的确堪称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的伟大奇迹之一。集装箱运输的初期,集装箱的结构和规格各不相同,影响了集装箱在国际上的流通,亟需制定集装箱的国际通用标准,以利于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集装箱标准化,不仅能提高集装箱作为共同运输单元在海、陆、空运输中的通用性和互换性,而且能够提高集装箱运输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促进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同时,集装箱的标准化还给集装箱的载运工具和装卸机械提供了选型、设计和制造的依据,从而使集装箱运输成为相互衔接配套、专业化和高效率的运输系统。
集装箱标准化的特点和集装箱运输方式的普及有利于推进推动多式联运的大力发展。尺寸规格统一的集装箱可以在物流环节中高效流转,可以在公路、铁路、水路等主要货物运输方式中转运,综合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根据客户组织最优化的运输方案,有利于解决传统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痛点。我国沿海港口经过多年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地理布局合理,多功能互补,多层次发展的港口体系。沿海港口基本形成环渤海、长三角、东南、珠三角、西南沿海5个港口群,形成集装箱、大宗商品和旅运等运输系统的布局。在开发与建设上,我国沿海港口码头长度逐年增加,2020年我国沿海港口码头长度为937856米,同比增长0.6%。
2021年,全国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20867个,比上年末减少1275个,其中沿海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5419个、减少42个,内河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15448个、减少1233个;全国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659个,比上年末增加67个。从分布结构看,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207个、增加69个,内河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452个、减少2个。若基础设施未能得到提升、管理方式未得到改进,将会成为制约现代化规模运输发展的制约因素。
“散改集”的推进将促进集装箱化水平提高
自2002年开始,国家及各地方政府积极实施一系列“散改集”相关政策及措施,如201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推广集装化、标准化运输模式,加大运输设备集装化、标准化推广力度。因此,“散改集”以及运输方式集装化推动使得成箱率大幅提升。
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2016-2021年中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逐年增长,到2021年达到2.8亿TEU,同比增长7%。未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不同运输方式的一体化衔接和协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将全面推动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
想要了解更多集装箱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2-2026年中国集装箱物流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