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频道 > 综合资讯 > 正文

要闻:循环经济行业分析 二手商品市场前景巨大

2022-08-29 16:59:46 来源:互联网

循环经济行业分析

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契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关资料图)

据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的测算,仅对比生产环节,与开发利用原生资源相比,“十三五”期间,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碳减排的综合贡献率达25%。

循环经济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的作用,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通过实施循环经济,到2050年可减少全球水泥、钢铁、塑料和铝等关键工业材料生产过程中40%的二氧化碳排放。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2-2027年循环经济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分析

到2025年,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再生资源对原生资源的替代比例进一步提高,循环经济对资源安全的支撑保障作用进一步凸显。

其中,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约20%,单位GDP能源消耗、用水量比2020年分别降低13.5%、16%左右,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0%,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60%,废纸、废钢利用量分别达到6000万吨和3.2亿吨,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2000万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5万亿元。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

目前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已经呈现出三产融合的趋势,我国已经在工农业复合型、环卫收运及处置、废弃物区域协同处置、绿色逆向物流等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环境服务模式。

循环经济发展前景展望

伴随着我国逐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循环经济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具体来看,中国循环经济协会预计到2025年,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量将达到40亿吨左右;各类生物质废弃物发电量约为2200亿千瓦时,与利用化石能源相比,将减少碳排放约1.8亿吨/年;仅对比生产环节,与利用原生资源相比,资源再生循环利用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9亿吨……

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钢铁行业的共识,‘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尤其是加大废钢利用,是钢铁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必要路径之一。随着废钢资源增加,成本下降,废钢比例会逐渐提高,预计2025年废钢比例能达到30%左右。

有学者建议,从扩大循环经济的市场规模方面,政府可以带个头。例如提高政府采购再生产品的要求,推动再生产品占领更多的市场,让更多的企业和公众接受再生产品。“此外,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已经十多年了,一些条款已经不适应当前的要求,亟需对该法进行修订,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手商品市场前景巨大

中国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鼓励“互联网+二手”模式发展,强化互联网交易平台管理责任,加强交易行为监管,为二手商品交易提供标准化、规范化服务,鼓励平台企业引入第三方二手商品专业经营商户,提高二手商品交易效率,推动线下实体二手市场规范建设和运营。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推进,居民在消费领域的碳排放占比上升,促进绿色消费变得愈发重要,而其中,发展二手商品市场是一个重要措施,市场发展前景巨大。在二手商品中,以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是一个重要品类。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二手消费电子交易量达1.886亿台次,未来五年将保持23.7%的年复合增长率,至2025年有望达到5.458亿台次。

想要了解更多循环经济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2-2027年循环经济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