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频道 > 综合资讯 > 正文

多地相调整“四类药品”购买措施 药店或进入盈利周期 医药商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2-12-05 16:58:33 来源:中研普华集团、央视财经、中研网

据12月3日报道,近日,北京、广州等地相继调整“四类药品”有关购买措施。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12月3日傍晚发布消息称,自12月3日起,市民通过互联网平台或本市药店购买退热、止咳、抗感染、治疗咽干咽痛等“四类药品”不再需要实名登记信息。

广州市从12月1日起,市民药店购买《疫情期间需登记报告药品目录》内的37类药品,不再查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只需佩戴好口罩,测温、扫码,出示健康码绿码就可以进入药店购药。


【资料图】

此外,河北省多地药店于12月1日收到上级监管部门通知,药店销售“四类药品”不再进实名登记上传。

随着各地防控政策的调整,民众对防疫药品的购买需求明显提升。

北京多家药店反馈,包括连花清瘟等部分感冒、抗病毒类药物畅销,部分药品已出现断货现象。12月14日,饿了么买药联合北京16区县的叮当快药、高济百康、111医药馆、海王星辰等品牌药店的2000多家药房加大药品备货量,一些防疫常备药备货量较日常增加5倍。

此外,12月1日监控发现,广州市内零售药店感冒、发热类药品1天的销售记录达10万条,是平日的2.5倍。分析认为,防疫和药品管控精准化将带动门店客户回升,药店及医药流通等相关板块望进入盈利提升周期。

目前,国内医药市场在终端整体上仍然是公立医疗机构和社会终端约8:2的比例,绝大部分在医疗机构销售的药品需要通过政府有关部门主导的集中招标采购或者限价带量采购确定。

在此过程中,拥有药品价格决定权的是药品生产企业和主导招投标的采购部门,实际上承担物流、资金流、商业流的医药商业公司没有决定权,却要承担医疗机构的资金垫付。这对医药流通企业极为不利。

与国际行业巨头McKesson、CardinalHealth、AmerisourceBergen相比,国内流通企业营收相对单一,可以说,依靠辛苦的物流配送费为主要营收,这与国际巨头们物流配送、药品邮寄、数字增值服务和行业解决方案“三分天下”的收入格局形成鲜明的对比。

对商业公司来说,向上游寻求高毛利品种,在细分领域做专、做优,做好战略规划布局零售业务、医药物流服务延伸等抢占终端,进入高毛利的耗材领域等,超前布局行业解决方案,才是未来发展的长久之计。

医药商业发展现状分析

医药商业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融资成本至关重要。目前两票制政策的影响已逐步消化,但带量采购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集采常态化对药品价格冲击较大,传导至商业企业配送规模受一定影响。

医药商业受新冠疫情刺激,融资能力有所提升,但整体资金压力仍然较大。新形势下,商业竞争加剧,内部分化加大,全国及区域商业龙头企业凭借网络、品种、资金优势,承接中小企业市场份额,持续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2021年全年医药制造营业收入29,288.5亿元,同比增长20.1%,医药制造利润总额6,271.4亿元,同比增长77.9%,2021年医药制造实现恢复性增长;2022年1-5月医药制造营业收入11,476.6亿元,同比增长2.3%,医药制造利润总额1,827.2亿,同比下降20.6%。

截至2020年末,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1万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6298家、下辖门店31.29万家,零售单体药店24.10万家,零售药店门店总数55.39万家。

与“十三五”末的2015年相比,2015年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5万家,2020年减少了400家,通过企业兼并重组,集中度有所提高;2015年药品零售连锁企业4981家,2020年增加了1317家;2015年零售药店门店总数44.8万家,2020年增加了10.59万家。

特别是零售药店连锁率从2015年的45.7%提升到2020年的56%,提高10.3个百分点,已完成“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具体指标:“药品零售连锁率达50%以上。”

统计显示,2020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4149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2.4%,增速同比下降6.2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5119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0.1%,增速同比增加0.2个百分点。2021年,全国药品流通市场销售规模稳步增长,增速逐渐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6064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8.5%,增速同比加快6.1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5449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7.4%,增速同比放慢2.7个百分点。

2021年,全国六大区域销售额占全国销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华东36.2%,中南27.1%,华北15.0%,西南13.3%,东北4.3%,西北4.1%。其中,华东、中南、华北三大区域销售额占到全国销售总额的78.3%,与上年基本持平。

医药商业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虽然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提高是大势所趋,未来流通行业的竞争格局大概率是“3(国药集团、华润医药、上海医药3家国企)+1(九州通1家民企)+X(多家区域性的商业龙头)”也是业内共识,但竞争是行业不变的主题。

这是由国内医疗机构的体制因素和医药公司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因为大部分区域性医药公司是地方国企,被兼并的可能性不大,反而在自身做大做强的战略与地方保护格局下各自守住地盘。

例如在陕西市场,占优势地位的不是国药、华润或九州通,而是陕药集团,其余地方类似。

总的来说,行业集中度提高是大势所趋,未来医药商业走向“3+1+X”的格局也不会发生改变。流通企业配送商角色导致行业集中度提升带来的红利与“零加成”等医改政策导致的应收账款之间的不利变化之间存在博弈平衡,加上资本寒冬导致的融资成本增加,成为医药商业估值走低的主要因素。

未来十年,医疗健康市场还将维持稳步增长的趋势。从供需关系的角度分析,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稳步提升,健康的需求得以充分释放;

另一方面,医药科技、生物科技、智能化等技术的发展,推动健康产业供给侧产品及服务的大幅提升,让更多的健康需求得以满足。医疗健康行业长期稳定的增长趋势是行业的主基调。

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医药商业行业经营模式分析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