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蓄势待发 充电桩产业有望迎来五年以上黄金期
2022-12-15 18:05:55 来源:证券时报 中研网 同花顺
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最后一公里”,对于推广发展新能源汽车至关重要。业内专家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超预期增长,充电桩产业链有望迎来风口。
各地积极布局,充电桩产业有望迎来五年以上黄金期
(相关资料图)
中汽协数据显示,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25.3万辆和606.7万辆,同比均增长1倍;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33.2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同比上涨105.4%,私人充电桩增量同比上升316.5%。截至2022年11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494.9万台,同比增加107.5%。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充电桩市场预测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显示: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了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在成为重要的新基建之后,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激增,配套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大。中国充电联盟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173.1万台。今年前11个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494.9万台,同比增加107.5%;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33.2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同比上涨105.4%,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持续上升,同比上升316.5%。
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征求意见稿显示,预计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6420万辆。根据车桩比1∶1的建设目标,未来十年,我国充电桩建设存在6300万的缺口,预计将形成万亿元的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市场。
从地域分布来看,中国充电联盟发布数据显示,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5地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均超过10万台。整体来看,充电桩产业代表性企业主要分布于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新能源大省。其中,广东、江苏以及浙江的电动汽车充电桩产业链较为完整,各环节企业数量较多,辐射作用较强,更贴近客户和市场。
充电基础设施行业高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今年以来,陕西、吉林、云南、四川、重庆、上海、湖北等多地出台充电基础设施相关的建设规划,并提出了充电桩建设目标。
陕西省《关于进一步提升陕西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指出,“十四五”期间,陕西省将新建各类充电桩35.54万个。其中,公用充电桩6.09万个(含乡镇充电桩1.22万个),个人及专用充电桩29.45万个,能够满足80万辆至1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吉林省发布的《吉林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2022—2030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力争建成充(换)电站500座,充电桩数量达到1万个以上,满足超过1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布局充电桩
面对行业发展的无限潜力,多家上市公司正在持续推进在充电桩市场的布局。
许继电气控股子公司许继电源自主研发交流慢充、直流快充、有序充放电、大功率充电、全自动充电、商用车换电、光储充、电动船充换电等50余款充换电产品,拥有400余项本领域专利,是国内充换电产品门类齐全的充换电设备供货商。
易事特(300376)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充电业务领域提供的产品包含便携式充电机、交流充电桩及直流充电桩设备,提供从7KW功率的交流充电产品,30KW至360KW、480KW、800KW不同功率段直流充电产品以适配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银河电子(002519)旗下子公司嘉盛电源充电桩产品系列涵盖交流桩、一体式直流充电桩、智能功率分配充电桩、智能快速自动充电系统等,相关产品已通过欧标认证。
科士达(002518)自主研发充电桩模块及整桩,相关产品已应用于国内多个项目,产品海外认证尚在进行中。
奥特迅(002227)生产的欧标充电堆产品已通过了CE认证,欧标产品已经形成了实际的销售合同,已分期交付欧洲市场运用。
万马股份(002276)目前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为2.65万台,充电站保有量为2281座。公司拥有从7kW到480kW功率的产品线,包括大功率一体式/分体式直流充电桩、壁挂式交流充电桩、智能交流充电桩、智能柔性分配充电堆等。
许继电源上述负责人指出,上市公司纷纷进军充电桩市场,首先是这个市场足够大,到2030年增量市场在万亿级规模,再加上国际市场的需求量,发展前景是乐观的和可持续的。另外一方面也说明,充电桩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将成本做到极致的企业将获得更大份额,还需要向海外拓展发展空间。
《2022-2027年中国充电桩市场预测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