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券商行业将整体实现复苏 金融科技行业市场竞争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环球关注
2023-01-31 14:02:09 来源:中研普华集团、央视财经、中研网
国联证券研报认为,2023年券商行业将整体实现复苏,随着A股开年以来的“开门红”,市场情绪和市场成交额也有了明显回暖,预计2023年一季度券商板块业绩有望在去年同期低基数下实现较好增长。
全年来看,A股有望处于上行态势,券商板块将直接受益,业绩有望显著增长,从而促进估值回升。
(资料图)
估值角度上,财通证券非银分析师夏昌盛指出,当前非银行业处估值低位,在基本面改善叠加配置提升的驱动下,估值向上修复空间大。
截至1月20日,券商板块PB估值为1.30倍,处于2018年以来历史分位数25%。在低估值、低配置下,券商方面政策利好+业绩高增+估值重构,预计2023年一季度证券行业净利润预计同比+104%,有望达到全年业绩弹性最高点。
开源证券非银团队表示,券商和保险估值水位仍较低,经济复苏尚未到确认期,经济复苏有望从居民财富迁移和权益资产弹性两个角度利好非银行业。
经济复苏利于权益资产,熊牛拐点是券商板块超额的核心驱动,低基数下券商一季报有望同环比明显改善,交易量底部回升和政策利好或带来催化,关注后续交易量和基金新发数据。
我国金融科技产业生态体系主要由金融企业、科技企业、金融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组成。其中,金融企业主要是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提供创新金融服务。
科技企业主要是为金融企业和金融监管机构在客服、风控、营销、投顾和征信等领域,提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服务。
监管机构主要是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对提供金融科技服务的企业进行合规监管。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主要是进行金融科技产业研究,推动行业交流和标准制定,促进金融科技应用成果的经验分享和互动交流。
金融科技一词最早是花旗银行在1993年提出的,由Finance(金融)+Technology(科技)合成而来。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定义,金融科技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系列技术创新,全面应用于支付清算、借贷融资、财富管理、零售银行、保险、交易结算等六大金融领域,是金融业未来的主流趋势。
根据中国央行《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指出“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旨在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市场竞争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金融科技主要是指由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技术带动,对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服务业务供给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业务模式、新技术应用、新产品服务等。
金融科技的实质就是金融服务与底层技术的结合,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区块链等,打造金融支付、融资、投资、保险以及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新服务模式。
其涉及的技术具有更新迭代快、跨界、混业等特点,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前沿颠覆性科技与传统金融业务与场景的叠加融合,主要包括大数据金融、人工智能金融、区块链金融和量化金融四个核心部分。
金融科技产业链上游是科技型企业,为金融企业等提供技术支持,金融科技产业本体企业即包括金融企业、金融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等,下游即使需要各种金融服务的个体或企业。
金融科技是一种颠覆性的力量,它改变了企业和个人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态度和行为,并可以成为撬动经济发展的强大杠杆。加快发展数字化离不开各行业的数字化协同,更需要加快银行对公业务的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数字化”。
由此“金融科技”也被频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例如2019年央行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其中提到“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四梁八柱”,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科技应用能力,实现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
2022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确定“十四五”金融科技发展六项目标。而这份文件的发布也标志着我国金融科技“厚积成势”,正式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就当前的市场发展状况看,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目前大致处于金融科技2.0阶段的后期,网络支付、数字货币、网络众筹、互联网征信等业务形态、创新业务模式不断涌现。
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围绕各类上述的金融服务,与之配套的技术支持系统也在快速发展,已经展现出了巨大的生产力,大大推动金融业快速向前发展。
例如传统金融机构在实际展业过程中,经常要开展的获客、风控、客服、合同等领域都有科技的渗透,大大优化了金融服务的效率,提高了金融服务的用户体验。
从好的方面来看,专家认为金融科技行业将能够利用 新冠疫情 危机创造的新机遇。例如,持续的社交隔离要求正在推动对数字支付的需求。数字钱包正在蓬勃发展,各国都在争相制定国家标准。
新冠疫情开始时,数字钱包的使用率飙升至 83%,权威人士预计,到 2025 年,该行业的年价值将超过 10 万亿美元(TelecomTV,2021)。此外,2020 年全球数字交易超过 7790 亿次,预计未来几年将增长 13%,到 2022 年,现金支付将成为最不常见的支付方式(Capital On Tap,2020)。
疫情以来,央行等八部委联合《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力推供应链金融发展,鼓励“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加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信息系统等的安全保障”。
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或将成为金融科技公司的下一个主场。目前,区块链技术主要应用于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链2.0模式,解决协作问题、信任问题、数字化信用凭证问题和自动履约问题。
未来,通过结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协作网络和资产网络,区块链技术有望从根本上改变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推动供应链金融向去核心企业的3.0模式迈进。
本报告对金融科技市场风险进行了预测,为金融科技生产厂家、流通企业以及零售商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和可借鉴的操作模式,对欲在金融科技行业从事资本运作的经济实体等单位准确了解目前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有重要参考价值。
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市场竞争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