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频道 > 综合资讯 > 正文

环球快资讯:生态修复行业市场前景向好 生态修复行业全景调研2023

2023-02-16 14:56:04 来源:百度

近年来,我国投入大量财力为生态“疗伤”,在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开展“蓝色海湾”整治、海岸带保护修复、渤海综合治理,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周边及汾渭平原、黄河流域、青藏高原等区域矿山生态修复,试点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等,让一片又一片绿水青山重回人们的视野。


(资料图)

生态修复概念

生态修复是指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在适当的人工措施辅助下,恢复生态系统原有的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和开发利用等经济功能。生态修复行业涵盖道路边坡生态修复、矿山生态修复、水利工程生态修复、沙漠化治理以及其他生态修复工程等五个领域。

随着生态修复技术的不断成熟,各领域生态修复边界更加清晰。人们对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逐渐使传统园林绿化领域也呈现生态化的发展趋势,所以部分地产景观及市政园林项目也可以归属于生态修复领域。

生态修复行业调研

1、生态修复行业市场规模

2016-2019年,我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且增速也呈现出上升趋势。2016年,国内生态修复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640亿元,2019年,全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规模增长到387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3.62%,2020年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规模超4000亿元。

随着国家对环保行业的投资加大,生态修复行业市场规模将会进一步增大。近年来,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在10%以上的增速,未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话题随着全球变暖、空气污染等现象持续升高。预计未来在多方利好的情况下,行业规模增速会高于10%,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来看,2024年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过7000亿元。

2、生态修复行业企业情况

在生态修复行业的企业中,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部分可以说是代表了行业中的领先企业。从企业市场占比来看,由于涉及生态修复的企业非常多,大大小小的企业超过一万家,因此目前尽管部分上市企业生态修复业务表现良好,但市场份额仍然非常低。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的投资情况来看,2019年该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较高,较2018年增长了37.2%,远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累计增速。

3、生态修复行业特点

目前来看,我国生态修复行业呈现三个特点。

竞争程度不高。我国生态修复领域正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内大多数公司只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极少数公司具备生态修复领域全面的竞争优势。

资金密集型。生态环境建设行业的核心业务为工程施工,其特点决定了本行业资金密集型的特征,该特征主要体现在各业务环节中,如生态修复业务的单项要素修复、主体工程施工、养护管理等环节均需占用大量的营运资金。此外,行业内企业与下游客户(尤其是市政客户)的结算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资金实力已成为生态环境建设企业扩大业务规模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经济周期性。生态修复领域与经济周期相关,但其波动程度相对较弱。经济快速发展对于能源和资源的需求急剧上升,同时导致生态承载压力过大,生态环境恶化,急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生态修复资金的投入。相反,当经济发展趋于平缓时,生态修复领域的投入将有所下降,但是由于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已经形成,生态修复领域的投入下降幅度相对较小。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7年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分析:

利好政策助力行业发展

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气象局、林草局五部门针对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重大科技需求,编制了《“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防范生态环境风险为重点,深化生态环境健康、化学品安全、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研究;研发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固废减量与资源化利用、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与风险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形成高端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引领环保产业跨越式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完善适合生态环境学科、产业特点的科技创新模式,构建面向现实与未来、适应不同区域特点、满足多主体需求的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

2021年发布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中,大力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规划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装备研制、标准规范建设以及技术集成示范推广与应用,大力推进森林、草原、河湖、湿地、荒漠、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技术创新。

生态修复行业市场前景向好

近年来,我国投入大量财力为生态“疗伤”,在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开展“蓝色海湾”整治、海岸带保护修复、渤海综合治理,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周边及汾渭平原、黄河流域、青藏高原等区域矿山生态修复,试点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等,让一片又一片绿水青山重回人们的视野。

国内的生态修复市场化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可以通过法律约束、产权激励与流转等措施,引导建立稳定有序的生态保护修复市场。今年来,我国大力开展生态保护修复,部分项目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化运作,但市场化作法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集中在生态化价值实现市场化路径探索,主要有生态产业化经营和生态资源指标及产权交易两种模式。

随着政府对生态治理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生态理念的日趋成熟,从原有“先破坏后治理,边建设边破坏,边破坏边治理”的模式向“边建设、边保护、边治理”的模式过渡。对历史遗留破坏进行生态治理修复,对新建项目进行生态康复的需求越来越大,投入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迫切需要理念先进、技术领先、维护成本低廉的生态治理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我国在生态治理及修复的投资整体呈上升趋势,生态治理及修复的整体市场前景向好。

想要了解更多生态修复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7年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报告对中国生态修复及各子行业的发展状况、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市场供需形势、新服务与技术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发展状况和特点,以及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将面临的挑战、企业的发展策略等。报告还对全球的生态修复行业发展态势作了详细分析,并对生态修复行业进行了趋向研判,是生态修复服务、经营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准确了解目前生态修复业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