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频道 > 综合资讯 > 正文

当前观点:银行深化信用卡业务整改 2023国内信用卡市场增长的潜力

2023-02-22 14:09:14 来源:新浪

信用卡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明显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信用卡在国民经济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中国银行业协会、银行卡委员会2007年在北京成立,发布了中国信用卡行业蓝皮书。从中国信用卡发展历程着手详细地阐述了中国信用卡发展历史、历年来的不足,以及对中国经济的主要贡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全国支付体系运行平稳,社会资金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支付业务量、银行卡发卡量均保持稳步增长。截至2020年末,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89.54亿张,较上年增加5.35亿张,同比增长6.36%。

其中,2020年借记卡在用发卡数量81.77亿张,较上年增加5.04亿张,同比增长6.57%,占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的91.31%;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7.78亿张,较2019年增加0.32亿张,同比增长4.26%。2021年借记卡和借贷合一卡一共发放8.01亿张。

银行深化信用卡业务整改

2022年7月,《中国银保监会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布,对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发卡营销行为、授信管理和风险管控、资金流向、信用卡分期业务规范管理、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规定并要求,“存量业务不符合规定的,应在6个月内按照本通知要求完成业务流程及系统改造等工作。”

在清理睡眠卡方面,已有广发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上海农商行等11家银行发布相关公告,表示将分批暂停用卡服务、开展账户安全管理。如2022年11月,广发银行发布公告,于2022年11月18日起通过短信形式通知该行卡片停用,停用范围是客户名下18个月及以上无主动交易且当前透支余额为零、溢缴款为零的广发信用卡。

在限制持卡数量方面,10余家银行发布调整信用卡持有数量上限的公告。梳理发现,广州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上海农商行均表示同一客户在该行持有的信用卡数量上限为5张,光大银行针对单一客户,也即主卡客户的发卡上限进行调整,每位客户名下持有的累计账户数量上限为40个(含),每位客户名下有效账户数量上限为10个(含)。光大银行表示,以上两种限制同时生效,超出上述限制的客户将无法成功申请新卡种。

《通知》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准确监测和管控信用卡资金实际用途。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偿还贷款、投资等领域,严禁流入政策限制或禁止性领域。

对此,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大行以及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在2022年下半年相继发布关于限制信用卡使用范围的公告,明确信用卡资金使用领域。如农业银行在公告中明确,信用卡透支资金仅用于日常消费领域,不得用于购房、投资、生产经营等非消费领域(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除外)及涉嫌违反国家外汇管理相关规定的领域,信用卡个人客户及特约商户不得出现任何舞弊、欺诈、套取现金、非真实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

强化分期业务规范管理

在加强信用卡分期业务规范管理方面,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浙商银行等均将“自动分期”业务进行了下线调整。如2022年11月,建设银行发布公告称,自2022年12月30日起,该行龙卡益贷卡(金卡、白金卡)自动分期功能将调整下线;浙商银行宣布,该行缤纷卡、点金卡、增金卡、京东金融联名卡,将取消自动分期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兴业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等将“分期手续费”更名为“分期利息”。如兴业银行公告称,自2023年1月5日起,该行将“信用卡分期业务手续费”调整为“信用卡分期业务利息”,分期利息计收规则以各分期业务条款及细则为准。

邮储银行则表示,自2022年12月26日起,将信用卡“分期手续费”更名为“分期利息”。此次更名包括所有分期业务(包括但不限于账单分期、交易分期、自动分期、现金分期、电销商品分期、商户分期、悦享分期、汽车分期、教育分期等),适用于新申请分期交易及已申请未分摊完成的分期交易。更名后收费标准及计算规则不变,即每期应还金额不变。

2022年11月,广发银行发布公告,于2022年11月18日起通过短信形式通知该行卡片停用,停用范围是客户名下18个月及以上无主动交易且当前透支余额为零、溢缴款为零的广发信用卡。

在限制持卡数量方面,10余家银行发布调整信用卡持有数量上限的公告。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6年中国信用卡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分析报告》显示:

我国信用卡的井喷式发展时期已过,发卡量与应偿余额增速明显放缓,存量客户经营将成为未来增长的主要来源。而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信用卡开卡与激活数量骤降,新增数为3200万张。信用卡在目标城镇人群中的渗透率已接近饱和,加上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已逐渐成为信用卡替代等因素,依靠新增发卡量推动信用卡市场增长的潜力有限。

从行业面看,得益于信用卡服务在生活场景内的持续延伸,国民消费需求的持续释放等因素,根据监测显示,2021年3月,银行信用卡APP活跃用户出现明显增长,信用卡服务应用行业活跃用户规模达到8786万户,同比增长10.8%。

广发信用卡助力消费回暖

消费市场,复苏强劲。作为消费助推器之一,信用卡表现也可谓抢眼。广发信用卡在2022年年底敏锐察觉到消费复苏势不可挡,勇担促消费使命,快速在出行、餐饮、零售等领域布局,以系列举措打响春节促消费“第一枪”。广发信用卡公布,春节假期期间,广发信用卡客户累计交易额达270亿元,其中,餐饮、娱乐、商旅出行等线下场景消费同比增长近100%,为节日的热闹氛围添了一把信用卡之火。

在2023年这个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的第一个春节,压抑许久的消费需求,怦然释放,餐饮、旅游、住宿、电影、线下零售等多个领域都热闹非凡,消费市场一片红红火火。

2022年末,广发信用卡敏锐抓住消费“抬头”的趋势,加大对消费市场的信贷投放,对数百万客户进行了永久调额或者临时调额,增强持卡人的春节消费能力,短时间内实现新增撬动消费超20亿元。优质客户的消费动力在春节期间显著上升,对比去年同期,优质客户消费增长5%。

广发信用卡在去年12月开启“春季行动”,以巨额补贴囊括大量福利活动,提前布局预热市场活动,迎接消费市场必然到来的春天。在“春季行动”中,春节是一个尤为重要的时点。广发信用卡春节前推出“超级年货节”系列活动,加码春节促消费,通过多倍积分、短途出游优惠、5折饭票等多重福利,满足消费者多元购物需求,全方位释放春节消费潜力。“超级年货节”大促活动在发现精彩APP主会场总曝光达662万人次,实现交易额2.43亿元。

在线上,广发信用卡以发现精彩APP和广发企业微信等为服务阵地,各式各样、种类繁多的新春活动,让信用卡服务“新春不打烊”。丰富且切合春节消费实际的优惠活动对公众产生了极大吸引力,短时间内,有近10万人主动添加广发信用卡企业微信,春节期间单日有近400万人与广发信用卡中心在企微平台互动,获取新春优惠福利。

在线下消费场景中,广发信用卡在广州、北京、上海、重庆、成都、武汉等重点城市推出了特色化的优惠活动和差异化的宣传推广,不断助力各地消费持续向好,全方位以信用卡力量推动消费升温。据统计,2023年春节期间,广发信用卡的旅游类整体消费同比增长近130%,餐饮类消费同比增长近30%,电影类消费复苏亦是可观,同比增长约75%。广发信用卡的整体消费金额达到270亿元,与2019年相比增长6%,有效地促进了消费,拉动了经济。

银行消费贷利率"内卷"

今年以来,餐饮、旅游、电影市场人气旺盛,消费市场暖意十足。与此相呼应的是,金融机构纷纷下调消费贷产品利率,争夺回暖消费市场中的业务增长点。尤其是春节期间,多家银行采取了下调消费贷利率以及推出限时优惠等多种方式吸引客源。

银行通过“价格战”扩容冲量,原本旨在进一步促进消费。然而,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整个消费金融行业面临利润压降、竞争加剧的压力,一些消费金融机构受限于资金成本较高、获客难度高企的现实,面临不小的经营压力,甚至有从业人员直言,消费金融行业越来越变成了一份“苦差事”。

利润摊薄是行业面临的最直接挑战。目前,大型商业银行消费贷的实际利率均已进入“3”区间。如工行工银“融e借”近期推出的活动显示,3月31日前办理贷款可享1年期3.7%至3.9%年利率优惠;中行的“随心智贷”和建行的“建易贷”年化利率低至3.65%和3.60%。不仅是大型商业银行,而且目前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的1年期消费贷最低也仅为3.85%。

银行消费贷利率“内卷”,实际上正倒逼消费金融机构下调利率。同时,从政策面看,监管部门一直致力于推动综合融资成本不断下降,多次明确要求行业降低贷款利率,让利于实体经济。在此背景下,消费金融机构首先需要确保自身正常经营和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让利于实体经济,发挥促消费的作用。

消费金融机构需要做大做强。这不仅有助于机构抵御市场风险,而且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从表面来看,利率“内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但实际上,目前我国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仅有30家左右,其市场空间尚待进一步拓展,其服务能力和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整体服务质量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融资需求。

只有将消费金融市场“蛋糕”做大,机构才能有更多发展空间,才能更好实现促消费的目的。值得期待的是,筹备近3年的建信消费金融公司在2022年获批筹建。这也意味着暂停两年的消费金融牌照发放已再次开闸。随着更多具备雄厚实力的机构加入,消费金融行业规模有望迎来进一步扩大。

《2022-2026年中国信用卡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分析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