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机器人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 机器人行业市场投资分析 环球快消息
2023-02-28 18:08:59 来源:互联网
广东机器人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企业数量位列区域首位。工业机器人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3.9%,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全国第一。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是广东机器人企业快速发展的“秘诀”。
(相关资料图)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
2021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6万台,比2015年增长了10倍,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10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快成长壮大,工业机器人已在汽车、电子、机械等领域普遍应用,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在教育、医疗、物流等领域大显身手,不断孕育出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共有机器人相关企业48.3万余家,广东以9.9万余家位列区域首位。
据了解,广东在机器人产业上培育了一批正在崛起的本土“新秀”。2022年5月,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系列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表明,广东工业机器人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3.9%,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全国第一。
广东首家登陆创业板机器人骨干企业的历程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广东省首家登陆创业板的机器人骨干企业,该公司于2007年成立以来,扎根广东东莞,依托东莞的区位优势与产业基础优势,借助智能制造领域高速发展新机遇,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
2011年开始,拓斯达与清华大学达成合作,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在不断提高质量管理的同时,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对公司绩效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规范,开始走上卓越绩效管理的道路。2016年3月,拓斯达正式引入卓越绩效管理体系,依靠卓越绩效管理体系,对生产、经营、研发、人力资源、财务等方面建立卓越绩效管理指标。
面对高端装备核心技术上“卡脖子”的难题,早在2011年,拓斯达就成功推出了第一款自主研发的机械手控制系统,实现了自主替代,降低了产品成本,并在三年内迅速拓展了市场份额。随后几年,拓斯达进军多关节机器人领域,相继研发出SCARA机器人、六轴多关节机器人以及DELTA并联机器人等多款产品,进一步助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在2018年获得“东莞市政府质量奖”。
拓斯达坚持引进和培养技术人才。目前,各核心技术领域均由首席专家博士牵头推进各项研发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核心零部件底层技术研发团队;同时,积极推进集成产品开发(IPD)体系,在保持“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理念前提下,有效提高产品研发的质量及效率,缩短研发周期,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公司研发人员近千人,从事核心技术研究人员硕士以上学历超过40%,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占比超过95%。2021年6月2日,拓斯达“广东省博士工作站”正式揭牌。
2020年起,拓斯达积极拓宽产品及服务赛道,开始涉足注塑机和进军数控机床行业,大力研发可降低碳排放量的电动注塑机,采用先进的低碳技术实现制造业的减排增效。同时专注五轴数控机床的研发,加快高端数控机床自主可控“卡脖子”技术攻关,替代进口的“卡脖子”技术,填补国内航空航天等领域技术空白,进一步助力东莞乃至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机器人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分析
工业机器人是新兴技术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同时也是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在制造环节应用的前提和基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技术进步和业态创新加速,但无论多先进的理念、概念、技术,要最终满足需求都必须经过制造过程的转化。
工业机器人在应对复杂环境、稳定精细操作、不间断工作和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等方面相较人类劳动者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是先进制造、智能制造不可缺少的生产设备,是造成国家间、区域间、企业间制造水平和成本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背景下,制造业网联化、智能化、柔性化都必须依托工业机器人得以实现。
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规模巨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工业机器人存量超100万套,占全球工业机器人装机总量约三分之一,是当之无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大国。但与巨大的制造业规模和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相比,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不大、档次不高。根据国际机器人联盟公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每万人246台,世界排名第9位,基本追平美国,但只相当于韩国的26%、日本的63%、德国的66%。
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虽然和很多发达国家持平,但与制造业比重高、竞争力强的德日韩等国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这直接制约制造业向高端领域和环节迈进。同时,国内技术含量、智能化水平较低的工业机器人比重高,智能网联机器人、多轴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等高技术含量和满足智能制造要求的机器人比重还比较低。
在国内产业持续向好发展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器人产业总体尚处于发展初期,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仍未突破,行业应用水平有待提高。面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时代需求,机器人产业肩负新的时代使命。我们应以世界机器人大会等国际化、专业化平台为基础,加强行业交流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国际协作共赢,打造产业协同发展的新体系、新生态、新格局,为推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2022年7月南京投产的西门子全球首座原生数字化工厂,在智能网联工业机器人赋能下,新工厂比传统工厂效率提升20%、柔性生产能力提升30%、产品上市时间缩短近20%、空间利用率提升40%、物料流转效率提升50%,更重要的是将制造业数字孪生从理念向现实迈进了一大步。
机器人行业市场发展机遇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公安部等十七部门近日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聚焦10大应用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建设一批应用体验中心和试验验证中心。
《实施方案》提出了10大应用重点领域。在经济发展领域,有制造业、农业、建筑、能源、商贸物流等5个重点场景。在社会民生领域,《实施方案》也提出了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教育、商业社区服务、安全应急和极限环境应用等5大场景。
机器人行业报告对中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
本报告同时揭示了机器人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政府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未来,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想了解关于更多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2023-2028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战略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