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频道 > 综合资讯 > 正文

全球快看点丨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 银行理财瞄准资管市场新方向

2023-04-26 16:58:39 来源:新浪

4月26日消息,银保监会今日发布2023年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数据情况。一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6679 亿元,同比增长 1.3%。一季度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4.86%。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增加 2572亿元。拨备覆盖率为205.2%,持续保持较高水平。目前,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 196%,保持在合理区间。

下阶段,银保监会将着力抓好重点任务落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关资料图)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

从中国银保监会获悉,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相关商业银行均已推出个人养老金储蓄产品,已有18只理财产品、25款人身保险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制度。

在商业养老金融业务方面,传统的商业养老保险业务发展较为平稳。截至第一季度末,具有养老属性的商业保险业务累计积累责任准备金超过6万亿元。其中,养老年金保险责任准备金约 6600亿元。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规模保持增长,截至一季度末,累计保费规模 50.8 亿元,投保件数 42.9 万件,其中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投保超过6万件。下一步,银保监会将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对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经营要求、业务管理、消费者保护等事项进行研究,并将有针对性的调整相关要求,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便利消费者选择适合其自身需求的产品。

银行以数字化转型统领发展模式

数字化变革乘风起,北京银行围绕“数字京行”战略,打造强科技转型。

如今,数字金融已成为商业银行“必争之地”。《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指出,高质量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健全适应数字金融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2022年,北京银行以数字化转型统领发展模式、业务结构、客户结构、运营能力和管理方式“五大转型”,着力打造“商业银行2.0版”,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截至2022年末,北京银行资产总额3.3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76%,规模持续保持城商行首位;实现归母净利润247.6亿元,同比增长11.4%,创近八年最高增速。

资产规模与净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北京银行经营质效保持着上市银行良好水平,这离不开其近年来持续推进的零售转型战略。

2022年,北京银行零售业务实现营收221.31亿元,同比增长21.67%,占总营收的34.1%;零售利息净收入200.58亿元,全行占比40.12%,较上一年提升7.64个百分点。

截至2022年末,北京银行零售AUM达9749.42亿元,较年初增长904.8亿元,增幅10.23%;储蓄存款5377.67亿元,增长21.68%,创近十年来最高增速;个人贷款规模达6362.82亿元,较年初增长8.69%,增量及余额领跑城商行,北京地区个贷规模跃升至区域首位;零售客户2752.52万户,较年初增长186.72万户;手机银行用户规模达到1366万户,月活跃用户数(MAU)超530万户,同比增长29%。

同时,北京银行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稳步做大公司业务规模。截至2022年末,该行公司存款规模达1.3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66%;公司贷款跃上万亿台阶,规模达1.0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65%。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2028年版商业银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咨询报告》显示:

本月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新发数量已实现连续增长,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上周(4月17日-4月27日)全市场新发661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加22款。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开放式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进入四月以来已连续三周下跌,至今年来低位,由3月最后一周的3.64%下跌至3.46%,跌0.18个百分点。具体来看,上周农村金融机构新发5只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跌明显,由4.00%下跌至3.5%,而股份制银行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高,达4.20%,环比上涨4.2个百分点;理财公司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较低,为3.39%,环比持平。

银行理财瞄准资管市场新方向

具体来看,据中金固收估算,现金管理类、固定期限定开型和封闭式产品规模分别增长352亿元、155亿元和1495亿元。封闭式产品内部,期限在3-6个月、6个月-1年、1-3年和3年以上的产品规模分别变化549亿元、599亿元、287亿元和-2亿元,多数增量由3个月-1年产品贡献。

中金固收预计,在债市不出现明显调整的情况下,理财规模或继续增长。同时他们指出,在理财规模稳步增长的情况下,理财和基金仍然净买入信用债,从本月第二周数据观察,净买入量分别为229亿元和419亿元,环比前周的162亿元和380亿元分别增长41%和10%。另外,理财仍然净增持1年以内品种,基金除了1年以内,1-3年净增持规模也相对较大,3-5年净增持规模也环比增长77%。

银行理财子公司规模减少近2万亿

理财产品赎回压力一直延续到第一季度末,这让市场大感意外。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有媒体18日晚报道称,六大国有行理财公司,以及招银、兴银、光大、平安、信银、浦银共12家理财子公司(仅以子公司管理口径计)的一季度末存续余额为16.02万亿元,较去年12月末同口径的17.92万亿元减少了1.9万亿元。

2023年一季度,固收类理财收益率已经显著回升,理财负反馈基本结束。不过,由于2023年一季度信贷开门红下理财回流存款,理财规模持续承压,预计23Q2或重回增长通道。

央行近日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同比多增4.5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3.18万亿元。仅仅3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5.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2万亿元。

众所周知,受到去年底债市大跌负反馈,理财产品纷纷破净等因素影响,理财产品集体面临赎回压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银行理财规模为27.7万亿,同比下降4.66%,较Q3下滑约10%。2022年下半年大部分银行理财规模有所下降,仅少数保持正增长。其中,招商银行(含理财公司)理财规模2.67万亿,居首位,较6月末下跌0.21万亿。

进入第一季度,理财产品破净情况有所好转。从破净率角度来看,4月上半月,银行理财整体破净率降至2.59%,较3月下降1.36pct。据华安证券按银行类型统计,国有大行、股份行破净率分别为5.41%、2.65%,较3月分别下降2.19pct、0.80pct;城商行、农商行破净率分别为1.07%、1.65%,较3月分别下降1.07pct、1.65pct。

市场环境和产品收益好转推动理财产品销售的回暖。综合中国理财网等最新数据显示,2023Q1以公募形式发行的理财产品规模中,2023Q1封闭式产品募集规模超8000亿元,而开放式产品募集规模仅500余亿。

不过,理财产品回暖同时遭遇存款开门红的挤压效应,机构之间存续规模呈现明显的不均衡增减。

据媒体报道,今年一季度理财公司行业排名重新洗牌,前三已全部由股份行理财公司占据,四大行理财公司规模排名已落在行业第二梯队。目前行业前三分别为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和信银理财,去年6月末招银理财、建信理财和工银理财是三甲。

《2023-2028年版商业银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