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播报:六大国有银行全部下调存款挂牌利率 理财市场有望量价齐升 理财产品行业发展趋势
2023-06-08 15:06:14 来源:中研普华集团、央视财经、中研网
6月8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大国有银行全部下调存款挂牌利率。
其中,活期存款利率从此前的0.25%下调至0.2%。
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至2.05%,3年期定存利率下调至2.45%,5年定期存款利率下调至2.5%。下调幅度分别为5到15个基点不等。
【资料图】
三个月、六个月、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不变。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家银行在各地的具体执行利率会略有不同,要以当地为准。
去年9月以来,国有大行陆续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股份行持续跟进。今年以来,多家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也纷纷下调存款挂牌利率。
此外,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利率加点上限也受到限制,部分银行下调55个基点。
广发证券在研报中指出,这是2022年4月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建立起来后的第四轮存款利率下调。
从调降幅度看,定期存款降幅要高于活期存款,主要出于两点考虑。一是更有效地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缓解银行息差压力;二是缩减实体部门资金空转套利空间。
今年以来,在指标考核压力下,部分银行可能采用了“以价换量”的策略来增加信贷投放规模,部分优质企业面对的贷款利率要比定期存款利率更低,可能滋生空转套利现象,给予定期存款更大的降幅有助于缓解这一现象。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个人存款中的定期及其他存款占比升至71%,较2022年末提升近3个百分点;企业存款中的定期及其他存款占比升至近68%,较2022年末提升近2个百分点。
两类存款利率上限15日起下调 理财市场有望量价齐升
近日,多家银行发布公告调整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利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平安银行、桂林银行等6家银行发布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利率下调公告,下调幅度在20BP~55BP不等。
据报道,5月15日银行协定存款及通知存款自律上限将下调。该调整幅度为四大行执行基准利率加10个基点,其他金融机构执行基准利率加20个基点,相比之前分别调降30BP、50BP。
此外,停办不需要客户操作、智能自动滚存的通知存款,存量自然到期。
种种迹象来看,银行利率下调已是大势所趋。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此后银行或还有存款利率下调的可能,未来或现存款“搬家”趋势,给资本市场带来增量资金,理财市场也将迎来新一轮利好。
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的公告中,均提到“为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长期来看,存款利率下降是大势所趋。
围绕近期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话题,某城商行负责人告诉,将时刻关注市场情况,及时调整定价策略,力争量价相对平衡。
在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董琦看来,存款高增且利率高企下,银行负债端成本带来的压力持续增加。
中小银行通过通知存款、协定存款以及其他“高息揽储”行为,对其他银行的经营行为产生扰动,因此压降存款成本、规范吸储行为属于大势所趋。
“存款利率下降的背景下,加上近期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减小,理财产品的收益优势逐渐凸显。
在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的背景下,如果追求较高收益,那么固收类理财产品仍然是个不错的选择。”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
平衡好风险与收益的关系是多位专家建议的投资策略。若希望获得较高收益,那么必须承受较高风险。
华夏理财人士表示,银行理财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选择,也具有相对稳健、灵活的特点,但同时需要投资者具备一定风险承受能力。
如果想在追求稳定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收益空间,可以适当理性选择不同产品进行组合配置。
5月15日,多家银行下调协定存款及通知存款利率。从多家银行营业网点获悉,在两类存款利率下调之后,理财和保险类产品成为银行客户经理重点推荐的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在存款利率下调的背景下,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理财时,要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资金的流动性需求,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国内银行理财产品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据普益标准统计,今年3月份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期限为1个月至3个月、3个月至6个月、6个月至12个月、1年至3年,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3.14%、3.25%、3.59%、4.05%。
据央行数据,3月份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6%,其中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4.42%;3月份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4.14%。
需要指出的是,普益标准统计的是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并非理财产品实际收益,部分产品实际收益率低于业绩比较基准。
今年以来,随着金融市场回暖,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所上行,而贷款利率继续下降,贷款利率与理财产品收益率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
客观看待贷款利率与理财收益倒挂
随着我国贷款利率持续下行和银行理财市场逐步回暖,少数理财产品收益率不断接近甚至超过贷款利率。有观点认为,贷款利率与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倒挂,有可能导致资金空转套利。对此,应冷静客观分析。
持续近半年的银行理财规模缩水之势,终于迎来“刹车”止跌,并吹响了反攻“集结号”。
5月13日,12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仅以子公司管理口径计)的最新存续理财规模显示,截至4月末,12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规模悉数上涨,合计管理规模单月回升近1.2万亿元,这也是自去年11月中旬“赎回潮”后,连跌近6个月的银行理财规模首现止跌回升。
一边是理财规模快速回升,另一边则是居民存款的明显缩减。央行5月1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与理财回升规模几乎相当。
业内研究人士认为,随着理财产品净值回升,居民投资理财意愿逐步恢复,部分存款回流到资本市场、理财市场。
此外,银行理财的第一梯队座次再生变。与一季度末股份行理财子公司占据前三的情形不同,已有国有行理财子公司凭借自身规模的快速回升,重夺失地——中银理财超越信银理财,晋升TOP3;建信理财和工银理财的存续余额也创出了不小增量。
4月,居民存款结束连续13个月同比多增首次回落,理财则时隔半年止跌回升。二者规模一下一上且金额相当,均超过万亿元,不少机构认为这是居民理财存款化转向存款理财化的结果。尤其是近期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市场对理财的关注度“又回来了”。
4月银行理财产品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多家银行下调了定期存款利率,从而引发了很多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的热情。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出现大幅上涨,4月末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约为27.37万亿元,较3月末增加1.34万亿元。终止了近6个月的银行理财产品规模持续下降,实现止跌回升。
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统计数据看,4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大概增长1.3万亿元,与同期所公布的住户存款减少的数量大体相当,主要原因是减少了一部分住户存款,重新流回到理财市场。
今年以来,多家银行下调了定期存款利率,从而引发了很多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的热情。数据显示,4月份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出现大幅上涨。
4月末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约为27.37万亿元,较3月末增加1.34万亿元,终止了近6个月的银行理财产品规模持续下降,实现止跌回升。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在存款利率下调的情况下,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优势开始体现出来。从目前统计数据看,4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增长了1.3万亿元左右,与同期公布的住户存款减少的数量大体相当。
主要原因还是减少了一部分住户存款,重新流回到理财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从中长期来看,在存款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理财产品在收益方面的优势将持续存在,未来理财产品市场规模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
未来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关于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3-2028年国内银行理财产品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