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频道 > 综合资讯 > 正文

2023年上半年中资离岸债新发同比下降逾7%,人民币跻身主流,个别民营房企重启境外融资|时讯

2023-07-05 18:09:41 来源:智通财经网

久期财经讯,7月5日,2023年上半年中资离岸债总发行规模881.84亿美元,由于低基数效应,同比降幅收窄至7.42%。具体而言,主权债折合约99.79亿美元,政府债约141.78亿美元,金融债316.93亿美元,城投债约 153.81亿美元,产业债约94.61亿美元,地产债约74.92亿美元 (统计口径:按起息日计算;剔除可转债)。

6月单月的离岸一级市场发行环比增长49%至183.24亿美元,其中包括主权债约23.56亿美元,政府债约69.29亿美元,金融债约40.64亿美元,城投债约37.68亿美元,地产债约4.86亿美元和产业债约3.71亿美元,四大板块中仅城投板块实现环比增长。


(资料图片)

上半年发行详情

据久期财经统计,2023年上半年发行离岸债的中资企业有202家(其中城投企业占约65%),债券笔数增至555笔,平均单笔债券的融资规模下降。

金融板块在整体一级市场发行规模中的比重逾36%,与去年同期持平,城投、产业和地产债的比重分别为17%、11%和9%(去年同期:城投29%、产业13%、地产12%)。

中资离岸债券发行在过去18个月里放缓,主要有2个原因,首先是这期间全球许多央行实施数十年来最激进的紧缩行动,导致利率飙升;其次是,作为境外债发行主力的房地产公司融资渠道被冻结。

在美元和欧元的融资成本持续抬高的环境下,发行人转向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其中2月、5月和6月的离岸人民币新发在整体的占比分别达到了37%、52%和39.8%,超过了同期美元新发的35%、34%和39.6%。

以离岸人民币计价的新发债中,自贸区离岸债和点心债分别占比38%和62%剔除香港特区政府和港资企业后,上半年内资企业发行了28笔点心债,规模同比收窄至约43.44亿美元金融债在其中的占比高达85%,与2022年上半年情况相近。

上半年除了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在1月和6月发行的大额欧元计价债券(折合约30.1亿美元)外,仅有7家城投企业发行欧元债,平均单笔债券的规模折合约6000万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短期内日本央行退出货币宽松的可能性较小,日元汇率也处于历史低位。5月连云港赣榆城建集团发行了58亿日元债券,息票率1.8%,未来在美联储和欧洲央行还没有开始降息前,可能成为发行人考虑的品种之一。

自贸区离岸债延续2022年的发行势头,前6个月规模达到了117.86亿美元,是去年全年(约51.24亿美元)的2.3倍。在今年前6个月定价的该品种债券均以人民币计价,期限均分布在2至3年之间。相较于去年的单一城投发行人,今年上半年的金融、产业和地产板块的发行人亦有所增加,这三类发行人的总规模占比达到了20%。

上半年新发的125笔自贸区离岸债中仅有15笔未上市,在已上市的债券中,发行人多选择赴往澳交所(MOX)对债券进行挂牌,该部分占比达92%,其余的8%在新交所上市。

城投新发同比收窄,备证结构新发比重上升

2023年上半年城投新发总规模同比下降约41%至153.81亿美元,在整个一级市场的比重下降至17%。共计131家城投企业参与境外融资活动,其中55家企业首次涉足离岸市场,175笔新发中有8笔受评为投资级,其余167笔均为无评级,87%的新债期限处于3年左右。

在今年上半年的离岸城投债发行中,3月的发债企业数量上升至40家,达到了近12个月的高点主要是由于当月迎来了17家新发行人;从规模来看,6月单月规模37.68亿美元,为上半年峰值。城投企业更青睐于发行自贸区离岸债,上半年该部分规模占整个城投板块的比例达到63%。根据久期财经数据统计,94家发行离岸人民币的城投发行人中,自贸区债的发行规模占比达到94%,点心债则占比6%。

从地域分布来看,今年迄今来自于全国21个省份的城投主体发行了离岸债。浙江省的城投债新发规模仍占据首位,与2022年情况的不同之处在于,山东省以近24亿美元的规模升至第二,江苏省则以约15亿美元排第三,四川省和江西省跻身前五,这五个省份在该板块一级发行中的合计占比进一步上升至接近70%。

城投企业在上半年期间的发行结构偏好有所转变,直接发行占比收窄至38%,备证结构占比进一步升至35%,规模为54.41亿美元,担保发行(含维好等协议)结构为26%(2022年:直接发行43%、备证结构30%、担保发行27%)

单看备证结构,浙江省、湖南省和江苏省占比最大,分别为23.23%、11.67%和11.39%,这三个省份发行的SBLC结构债券占到了整个备证新发的46.29%。值得注意的是,湖南省的城投境外债新发中有90%采取了这种结构

为了降低成本,上半年城投企业增加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该币种新发的融资成本多数介于3.5%至5.0%之间,与去年情况相近。美元计价的城投债定价中枢上行,处于5%至8%之间。

以同为3年期的城投债来看,美元计价的平均息票率接近7%,欧元新发息票率均为4.6%,人民币计价新发平均值为4.55%。除上述三种货币外,还有城投企业试水发行了3年期日元债,最终定价为1.8%。

地产板块持续磨底,少数内资房企获得新融资

地产板块今年上半年发行规模进一步收窄至74.92亿美元,其在整体离岸一级市场的比重跌至8%。期间共有17家房企发行了60笔离岸债,在地产融资环境尚未好转的情况下,前6个月发债的10家内资房企中仅6家实际获得新的离岸资金,另外4家则为交换要约或完成债务重组发行境外债券。

在新融资中,有国资背景的上海金茂投资、越秀地产和越秀房产信托基金,民营房企有万达商业、新城发展和绿景中国。与其他几家发行普通债券不一样,绿景中国发行的是可转债。

景业名邦集团、建业地产和粤港湾控股均在上半年通过发行新票据对旧票据进行置换的方式,减轻即时偿债压力;华夏幸福在重组方案获通过后发行了4笔8年期美元票据,其中两笔为可转债,合计规模达51.15亿美元。

从久期财经数据可见,2022年11月至2023年年初期间地产境外债违约率小幅下降,然而3月起,荣盛房地产、银城国际、合景泰富、建业地产和远洋资本首次发生违约推动下,曲线回至上行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违约实体中,荣盛房地产和远洋资本均曾发起同意征求以修订债券到期期限,银城国际、合景泰富和建业地产则发起了交换要约进行展期。目前远洋资本涉及违约的美元债处于第二轮同意征求投标期间。

2023年上半年地产板块融资净流出逾300亿美元

根据久期财经数据显示,2023年1至6月离岸地产板块融资净额为-329亿美元,下半年尚有222亿美元的地产离岸债到期。

2023年上半年二级市场走势

今年伊始,在内资民营房企境外债经历7个月中断后,万达商业打响了头阵,分别在1月和2月发行了2笔共7亿美元债券。民企境外发债破冰和三支箭境内增信发债对房企融资的利好,以及监管层出台多项刺激购房的政策带来楼市销售回暖的预期,令地产基本面持续走强,抵消了少数房企违约带来的避险情绪。中资离岸债二级市场迎来首波投资热潮,Markit iBoxx 亚洲中资美元房地产债券指数由185快速上升至近一年内的峰值208。

进入3月,房地产行业债务违约风险事件频发,远洋集团美元永续债延递付息事件以及远洋资本清盘等负面舆情不断,多方利空消息拖累二级市场整体下挫,iBoxx指数再次回落至187左右。随后,因中国恒大等多家房企债务重组及债券展期出现明显进展,且证监会再次推进REITs常态化发行工作,投资者情绪回稳带动二级估值小幅回升走稳。

然而,3月末的上行动能面对市场的大幅波动仍显不足。自4月中旬起,合景泰富集团银行债务逾期且美元债出现实质性违约,珠海万达商管向港交所递交的第三次招股书失效,A股房企如蓝光发展首次出现退市。各类个体信用风险叠加美债技术性违约宏观风险,导致中资离岸债的波动加剧并录得负回报,高收益市场避险情绪不断升温,地产行业重返磨底状态,iBoxx指数抹去近半年内涨幅,于5月底跌至157的近半年最低位置,且内资民营房企长端债券估值明显下行,长短端价差持续走阔。

随着房企流动性问题得到解决的可能性提高——远洋资本向债权人发出同意征求、万达商业澄清市场负面传闻、珠海万达商管第四次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融创中国及中南建设等房企债务重组不断推进、三支箭股权融资出现明显进展(招商蛇口、福星股份、保利发展等A股定增获批),市场吹风监管层政策将进一步利好,且美国债务上限危机基本解除,6月起地产板块持续回暖,iBoxx指数出现明显上涨,重回180左右水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