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频道 > 评论 > 正文

“扶贫”干部不能念“歪经”

2014-11-01 10:26:00 来源:

  近年来,网络媒体不断曝出一些地区热衷于评贫困县,有些县不愿意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因为是贫困县就有待遇。

  扶贫工作中面临“打假”问题。申报扶贫县,申报扶贫项目,从立项到检查、验收,有很多水分,脱贫的标准也有水分,扶贫的主体也有玩虚的、摆花架子的。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竟有资金投资兴建近亿元的政府大楼,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这种“穷”“奢”通吃、的矛盾做法,不仅让笔者想起了最近热播的电影《私人定制》里的情节,老乡苦苦哀求领导,晚几年再摘掉县里的“贫困帽子”,说是有格外的优待。其实,这很尴尬。国家千方百计扶持贫困地区,是想让老百姓过得更好,哪知“贫困帽子”竟成了某些地区捞钱的“法宝”。

  近年来,我国各地豪华办公楼竞相崛起,屡禁难止。但既戴“贫困帽子”又住“豪华衙门”的地方政府也毕竟是少数。这种得了便宜还不知珍惜的行为,无疑折射出了八项规定、反四风活动的正本清源效应,再一次惊醒了广大党员干部,一旦沾上浮夸,必定失掉鲜花。

  我们看到了“贫县富衙”的现状,不得不反思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扶贫资金诱惑过大,个别政府难以自持不可避免。因此,评审员一定要亲自到实地考察,去看看那些没有“被安排的真相”,财政部门也要对扶贫资金的用途加以规范和掌控,从制度上遏制“假贫困”的现象。

  想要群众致富,要先理清富裕之官,这恐怕才是贫困县需要做的事情。要杜绝“有钱盖楼没钱扶贫”现象的发生,健全对扶贫工作的监督、考核、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才是“打假”的治本之道。

  (文/党居米)

关键词: 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