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不可失“德”失“民心”
2015-08-05 19:57:24 来源:
人民网8月5日电 据南京市纪委监察局网站“钟山清风”消息,媒体8月3日晚曝光“南京一公务员酒后打人”事件5分钟后,南京市纪委连夜介入调查。经18小时连续奋战,玄武区纪委对当事人玄武区住建局副调研员陈爱平的违纪行为立案调查;玄武区公安分局决定对其治安拘留13天,并处罚款1000元 。(《人民网》8月5日)
如今的党员干部是用什么样的“道德”模式在规范自己,以什么样的姿态站在群众面前,是否在很多干部的心里只有“私利”而“道德”已经不复存在了,是否眼里只有“自己”而“群众”应经不复存在了。作为党员干部,一担失去了“道德”就意味着失去了“民心”,失去了“民心”也就站不稳脚了,必然是会摔倒的,并且摔得粉身碎骨。
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职人员,作为党员干部来说,不触碰道德的底线是最低要求,远非最高标准,领导干部更应让自己德可为师、行可为范,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总是鞭策领导干部发挥表率作用、培养人格魅力,在提升道德修养的基础上干好工作、当好干部。这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在作风作为上的基本要求,党员干部就应该要有这样的品质和道德,要有为民贡献的魄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领导干部洁身自好、守住底线,是从政兴业的立身之本。但是,党员干部不触碰底线仅仅是最低要求,远非最高标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守住底线更应提升高程,让自己德可为师、行可为范。领导干部的道德修为影响着社会风向。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无论是正向激励还是负面效果,都会比普通人更大。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创造的不仅是看得见的业绩,同样有看不见的精神。要坚信,党员干部失“道德”即失“民心”,修“道德”即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