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干部“走读”“走”淡了干群关系
2015-10-14 10:50:15 来源:
“走读”,对经历过学生时代的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是相对“住校”而言的。但近年来,“走读”一词衍生出了新的外延:异地任职的县乡或村社干部,朝来夕去,两地奔波。“走读”的出现,必然要具备两方面的要件。一是物理的要件,路程近,成本低,路途远了不能回,成本高了不愿回;二是精神的要件,回家的诱惑。
当然,“走读”干部的形成,一定程度上说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产物。当前,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干部选拔已不鲜见,加之一些下派干部、异地交流任职干部等,导致干部异地任职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与此同时,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道路交通路网的日趋完善和便利,为干部“工作在农村,居住在城镇”提供了可能。
近段时间,社会上对干部“走读”问题议论较多,认为干部“走读”影响了工作,损害了干部形象,“走”淡了干群关系。具体表现为:一些干部满足于上班到岗点卯、下班回城走人;一些干部热衷于“进城办事”、流连于“上面协调”;一些干部习惯于“部署号令”“遥控指挥”,脱离基层脱离实际,下深水抓落实的干劲不足等。“走读”干部一定程度上确实造成了负面影响。为了减少这一现象,当前不少地方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比如明确干部“住读”天数、严格考勤管理、不定时抽查督查等。其实整治“走读”干部现象,关键在于“读”――读了什么?是真读还是作秀?如果一个干部没有真正将“为人民服务”放在心上、没真正将“为群众排忧解难”当成使命,即便在各项“铁律”下“住”了下来,也未必“读”得进“民意”这本书。
因此,在大力倡导干部不当“走读”干部,不搞“远程指挥”的同时,更应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到基层去,读取群众心声、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另外,我们也不能期望靠简单的硬性禁止来解决问题,必须着眼于用健全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行为,以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工作积极性,以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来规范行动,让那些真正用心“读”民意“听”民情、为民办实事的干部得到选拔和重用,让那些脱离群众、作风浮夸的干部受到惩戒,才能最大程度减少因“走读”带来的不良影响。(文/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