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频道 > 评论 > 正文

扶贫的“第一书记”给群众带来“福利

2015-11-23 08:41:33 来源:

  人民网南宁11月16日( 庞革平 蒙英姿) 以前祖祖辈辈挑水喝,如今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啦啦地流出,这是广西河池市凤山县凤城镇林兰村的变化。村民韦美珍说:“多亏来了‘第一书记’!”两任“第一书记”接力争取来资金50多万元,架设水管11.3公里,解决了1000多人的饮水难。这是“第一书记”给广西河池乡村带来发展的一个生动例子。

  今年10月9日,广西河池市在原选派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基础上,新增派415名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奔赴基层一线,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目前,河池市共有851名机关党员干部在贫困村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该如何管好用好?该市通过强化管理和服务,突出“四帮”作用,在扶贫一线锤炼“第一书记”,发挥“第一书记”的作用,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档进位”。(人民网11月16日)

  一部分人发展了,另一部分人没有发展,一部分地区发展了,另一部分地区没有发展,都不是真正的发展。只有所有人,所有地区发展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在新一届领导人集体带领下,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素质提高了,团结意识增强了。更多的惠民政策,让老百姓感受到党的温暖。

  习总书记的“扶贫观”,因地制宜“真扶贫,扶真贫”,习近平总书记在产假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的审议时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深情牵挂贫困地区。多次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很多贫困地区留下了习总书记的足迹和话语,记录下了他对扶贫的工作心血和对贫困群众的牵挂。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扶贫工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多次看扶贫、讲扶贫,亲自抓扶贫。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科学扶贫、精准扶贫”新要求的同时、强调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强化服务,增强带动发展的能力。河池岗前进行轮训,提高“第一书记”组织群众发展产业和推动基层党建能力。督促各后盾单位及时帮助解决工作队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确保驻村工作取得实效。

  在如何用好“第一书记”上,河池狠抓辐射带动,突出“四帮”作用,助推精准扶贫上新台阶——帮理发展思路,实现农民收入增加。河池“第一书记”牵头制定一年工作计划和三年工作规划,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引导1.9万户群众发展产业,开办培训班519期,培训群众4万多人次。

  扶贫落到实处了,老百姓就会实实在在的收益。也只有智力+体力的扶持才能正真意义的让广大地区、广大人民群众走出贫困,才能实现扶贫的实际意义。

  (文/平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