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须根除特权思想
2015-12-14 10:13:17 来源:
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干部在工作生活待遇上追求奢靡、享受特权,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干部群众对此反映强烈。这些特权思想和现象的存在,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和基础,必须坚决反对、坚决抵制、坚决消除。
就领导干部特权现象的直接原因来讲,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教育缺失,思想放松;监督缺位,制度失灵;惩处缺力,侥幸滋生。特权思想不是头脑固有的,而是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慢慢滋长的。领导干部身处权力、利益、矛盾的中心,稍不警惕,特权思想就会进脑染身。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除了制度管理之外,领导干部自觉抵制特权思想的侵袭和滋长,甚为关键和重要。
一是坚持廉政教育不放松,思想不能错位。岗位不是地位,领导干部的职位,是为国为民尽忠效力的工作岗位,不得生一丝一毫杂念妄想,一旦自视甚高,睥睨一切,就会滑向特权的深渊。领导干部的本色是公民,本质是公仆,权位由人民赋予,只有一心、一切为了人民,才能有所作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是坚持制度约束不动摇,作风不能浮夸。遏制特权,关键是要规范权力,把权力关进笼子里。中央出台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根本之点就是要遏制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传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遏制特权思想,见之于行动,就要体现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在平时作风上。领导干部身居官位,切莫把别人的尊重当作自己的尊贵,心安理得,那样就会自我膨胀,目中无人,为所欲为。要严于律己,经常深入基层,身体力行访贫问苦,了解实际情况。平实了,特权钻不进;俭朴了,特权靠不近,就会始终保持公仆本色。
三是坚持有效监督不懈怠。权力失去监督,必将导致腐败,没有监督的制度就是一纸空文。对权力运行实施监督,就是权力笼子上落的一把锁。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通过权力监督,确保领导干部的权力使用正确规范,防止领导干部思想上失控、道德上失范、行为上失检。使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辨明前进方向,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四是坚持严惩特权不手软。加大对搞特权或权力腐败者的惩处力度,是治理特权现象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要对行使特权者进行严厉追究,不能避重就轻。在责任追究中,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确实需要追究责任的领导,不论涉及到谁,都要依据党纪政纪规定进行追究。
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作为领导干部都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为党分忧、为国尽职,既要严于律己、作出表率,又要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约束,决不允许搞特权。(文/蓝色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