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考舞弊”泛滥都是“利”字惹的祸
2015-12-17 08:12:15 来源:
昨日,教育部通报河南开封杞县、通许县高考替考舞弊案件有关人员处理结果:数十名涉案违规违纪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和失职、渎职考试工作人员,被给予相应党纪政纪处分。河南省招办此前表示,该省已查实违规违纪考生165人,其中替考127人。
对此,教育部表示,经河南省相关部门调查,此事是一起中介人员在武汉部分高校招募替考“枪手”,在河南杞县、通许县联系考生家长收费,并与个别考务工作人员串通,进行替考作弊的案件。笔者认为:高考本是现行体制下最为公平的人才选拔考试,严格遵守考试纪律,维护考试公平也为是每个考生及家长的义务和职责。替考舞弊行为无非是一个“利”字作祟。考生的成绩好,学校的升学率就高,至然而然学校的知名度就高,有利于今后的招生工作。而学校在教育评比中,无疑也以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可谓是一石二鸟,鱼与熊掌兼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了。“替考舞弊”泛滥都是“利”字惹的祸。
替考舞弊泛滥,破坏了考试规则和考试公平。竞争力弱的考生成了最大的受害者,本因得的机会却失之交臂,这是对公平的严重挑衅。替考舞弊泛滥使的我国考试制度形同虚设,不是考试制度本身出了问题,就是在执行监督时走了样。这种恶劣的行为是对应试教育的讽喻。当教育以功利为目的时,学校就的把假弄成真这样才能达到利益的最大化,而最大的受害者无疑是学生及其家长。这种“恶行”的出现也在拷问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恶行”泛滥折射出管理失职。这种“恶行”必须零容忍。这次案件发生后,河南省多名官员受处开封招办主任被免。如果不加以惩戒,中国的教育事业堪忧,高考就会成为一种游戏,被其玩弄于鼓掌,沦为其牟取私利的工具。
要把替考舞弊行为阻止在源头上,就得对考生进行诚信教育,考生们在考试前必须要签署这样一份《诚信考试承诺书》,保证报名时提交的信息和证件真实准确,保证在考试中诚实守信。为了防止考题外泄,比如,监考老师同样要签署一份《自律承诺书》,其中明确规定监考人员不得携带任何通讯工具进入考场。利用高科技设备在考试过程中阻止恶行,对考场区进行信号定位以及信号屏蔽,不仅要发现恶行还要阻止恶行,对替考舞弊者零容忍。我们必须严于利己,摆正心态,不要让“功利”牵着鼻子走。(文/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