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频道 > 评论 > 正文

改革都是问题逼出来的

2016-07-09 09:28:28 来源: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央通过的改革方案落地生根,必须鼓励和允许不同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越重,越要重视基层探索实践。(新华网)

  改革从来都是需要探索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实践也是不断发展的。面对深化改革“夺印削权”“断腕割肉”般的利益调整,有人患上了改革“疲劳综合症”:敷衍了事的“摇头派”有之,拖拉推等的“梗阻派”有之,尸位素餐的“观潮派”有之,畏难而退的“促退派”也有之。

  改革己进入“深水区”,不管阻力有多大、矛盾有多尖锐,从来不敢放慢改革的脚步。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压力不断增大,改革的难度超出预期,超乎想象。改革亟待破解经济社会领域那些难啃的“硬骨头”,如果没有自我革命、不怕牺牲的精神,没有抓住根本、直面难题的精神,没有重履轻诺、实干兴邦的精神,没有以民为本、人民主体的精神,改革就难以深化下去、进行彻底。

  “不能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不足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顶层设计担负着谋全局、谋万世的重大责任,在于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等领域的改革。由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因此,顶层设计必须指向现代国家建构并具体化为决定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的基本制度安排,注重在改革中以系统化防止碎片化,以规范化防止失范化,以协调防止紊乱,以长远规划遏制短期行为。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就是要避免政策“一刀切”,让每一项政策都能够照顾到不同的实情,使政策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契合性。这就需要各地通过不同的试点,找到其中可以复制、推广的经验,集结广泛的智慧,推动顶层设计更加合理、更加合情。那种关门立法、闭门思考,即便智慧深如海,极有可能挂一漏万,与现实需要有差池,与具体国情不融合。因此,改革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进行探索,把握好政策界限范围、尺度、节奏,提出基层改革创新要尽可能多听一听基层和一线的声音,尽可能多取得第一手材料。

  从过去经历来看,尊重基层改革的首创精神特别重要。下面的动力对上面造成了压力,这就推动了改革。但是改革的规划和设计,越来越靠整体协调,靠顶层设计。因此,必须推动改革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互动,解决好改革方案同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利益调整中的阻力问题、推动改革落实的责任担当问题,把改革落准落细落实,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推进改革,又要避免出现大的反复,大的失误,往往是需要去先行先试,需要去探索一些可以复制、可以推广的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去制定法律,再全面地推广,使改革能够有序地向前推进。同时,改革进入到深水区或攻坚时期后,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很难区分出纯粹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或社会问题等,这意味着承载“顶层设计”的领域必须具有综合性并成为各领域改革、基层实践探索的“交集”。

  习近平同志说,“改革都是问题逼出来的”。改革要想改得准、改得好,必须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辩证统一,“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改革永无止境,创新永不停步。但改革也要允许试错,宽容失败。改革就要上下联动,俯下身去,连接基层,倾听民声,吸取民智,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文/刘贵兵)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