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证券报头版速读,未来五年央企怎么改
2017-09-30 00:36:17 来源:腾讯财经
9月29日,四大证券报头版聚焦各有侧重。
上海证券报:《未来五年央企改革看什么》
“未来五年,央企重组聚焦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央企数量可能有减也有增。更重要的是,央企重组要与改革、开放相结合,是技术与市场的不断发展在倒逼央企进行结构调整。”国务院国资委于9月2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总结过去五年国企改革情况的同时,透露了未来改革的主要动向。
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透露,有关部门在电力、石油、天然气等领域已推动两批共19家央企开展混改试点。第三批试点企业正在研究确定中,预计不久也会推出。
已发布“1+22”国企改革文件
肖亚庆表示,目前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基本完成。五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了22个配套文件,形成了“1+N”改革主体框架。
国企改革红利逐渐释放,成效日趋明显。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到50.5万亿元,比五年前增长80%;2012年至2016年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4万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长30.6%;上缴税费总额10.3万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长63.5%。今年1至8月份,这种良好增长态势继续保持,央企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7.3%,均处于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其中,重点行业保持较快增长,石油石化、钢铁、煤炭等行业大幅增利,建筑、军工等行业效益平稳增长。
在经济效益增长背后,是各项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取得突破。肖亚庆表示,目前,全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面达到90%以上,央企各级子企业公司制改制面达92%。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超过三分之二的中央企业已经或者正在引入各类社会资本,推进股权多元化。重组整合扎实推进,先后完成了18组34家企业的重组,新设中国航发集团公司,中央企业由117家调整至98家,并且通过重组,不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
在十八大以来国企重大改革试点方面,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部署实施了“十项改革试点”。据肖亚庆介绍,目前试点已在18家中央企业母公司和29户子公司全面开展,18家试点中央企业母公司2017年1至8月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3.05%,高于中央企业同期的17.3%。
央企重组下一步如何展开
针对下一步央企重组将在哪个领域展开的问题,肖亚庆回应:“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更重要的是,央企重组要与改革、开放相结合,是技术与市场的不断发展在倒逼央企进行结构调整。”
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在总结央企整合路径时表示:“从总体来看,一是通过横向合并,强化了规模效应,2017年有48家中央企业入围了世界500强,行业的带动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二是通过纵向联合,实现了优势互补,完善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三是通过专业化的整合,优化了资源的配置,减少了重复建设,节省了投资、节约了土地、保护了环境。”
肖亚庆进一步表示:“把企业做大是央企重组的目标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目标;数量减少也是为了解决当前问题,因为同一个行业有很多企业,造成央企内部摩擦大。其实,央企重组主要还是看国际市场以及国内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就往这个方向重组。归根结底,技术发展和市场发展,才是倒逼央企结构调整的最大动力。重组要与改革、开放相结合,希望央企与国际、国内各种所有制企业开放合作。”
对于央企数量未来将如何演变,肖亚庆认为:“未来五年央企重组会更加聚焦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聚焦于企业保值增值及股东回报的提高。央企数量可能有减也有增,根据市场需求,组建新的行业集团也很有可能。”
中国证券报:《非银机构跨季工作收尾 流动性局部供求矛盾趋缓 市场利率下行空间料打开》
交易所隔夜回购利率28日最高触及14.5%,刷新两个月高位。市场原本预期三季度末流动性“该紧不紧”,但从资金价格的“脉搏”传递出的信息是,季末“钱紧”似乎又回来了。分析人士认为,当前超储率低而季末扰动多,致使流动性易紧难松。不过,此前市场对流动性波动风险预判和准备都不足,可能才是引发“预期差”的关键。目前流动性趋紧主要是结构性的,是流动性结构性供求矛盾激化的结果,随着非银机构跨季工作基本收尾,流动性最紧张的时刻应已过去,后续将迎来自我修复的过程。展望未来,由于货币政策不松不紧,超储率难明显回升,季末过后,资金面仍有不少坎,波动风险与分层现象仍将存在。
交易员节前不轻松
季末流动性本应是易紧难松,但市场预期三季度末流动性“该紧不紧”。此前,一季度和二季度连续两个季末均轻松度过,市场逐渐认识到,在央行“削峰填谷”操作框架下,流动性波动体现出“逆季节性特征”。
到了9月,市场憧憬季末“该紧不紧”会再度上演,9月上旬的市场行情也为这种预期提供了支持。然而,进入下半月,税期因素率先来袭,流动性波动随即加大。缴税扰动消退后,流动性紧张的局势一度好转,但本周以来流动性再度紧张,且有“变本加厉”之势。
26日,银行间市场最具代表性的7天期回购(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上涨至3.15%,创5月初以来新高。短期跨节资金愈发紧俏,迫使机构逐渐拉长融资期限。27日,21天期回购(DR021)加权平均利率跳涨逾30基点至5.27%,下半年以来首次涨至5%以上。
交易所回购利率的弹性在季末得到充分展现。26日,上交所14天(含)以内各期限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全线突破6%,1至3天品种均上行超过100基点。27日,7天(含)以内各期限利率突破7%。28日,隔夜回购(GC001)利率尾盘异动,最高触及14.5%,刷新两个月高位。
大行不出、央行不放、跨季资金不见……业内人士反映,在十一、中秋双节前,很多资金交易员过得不轻松。
机构预判或有偏差
3月底和6月底同样存在预期差,实际情况是流动性状况比预想的好,9月底变成了比预想的差。分析人士表示,金融机构超储率过低仍是流动性偏紧且稳定性下降的重要原因。超储率低意味着流动性总量有限、安全边际不足,在面临扰动因素时,流动性容易收紧且边际波动容易加大。9月底,季末监管考核、长假前取现、财政收支变化等为流动性提供了充足的波动“来源”。
当偏低的超储遇上叠加的多重扰动因素,流动性很难避免出现波动。关键问题是,此前市场对流动性波动风险预估不足,预期过于乐观,为预期差的出现埋下伏笔。
分析人士表示,部分机构在三方面的预判可能出现了偏差。一是3月、6月流动性轻松跨季,让部分机构理所应当地认为9月资金面同样波澜不惊,对监管考核与长假效应造成的叠加影响预判不足。二是对财政投放的判断可能过于乐观。有机构反映,9月最后一周,财政投放节奏比预想的慢,投放量可能也没有预想的多。三是部分机构对货币基金监管新规造成的冲击预判不足。
业内人士指出,受监管考核等多种因素影响,大型银行预防性心态较重,出资谨慎,尤其出跨季资金意愿较低,使得处于资金链中下游的中小银行、非银机构融资难度上升,流动性结构性供求矛盾凸显。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定于10月1日起施行的公募基金“流动性新规”提高了货币基金抵押品资质要求,非银产品抵押品大部分不能满足相关要求,而货币基金是非银产品主要的资金来源,由此导致资金从银行到非银机构的传导更加不畅,加重流动性结构性紧张。
3月和6月资金面之所以轻松跨季,与机构预期充分、准备充足不无关系,但这一次机构对季末流动性的看法偏乐观,在未做好审慎准备的情况下,多种因素导致流动性突然收紧,非银机构措手不及,饥不择食,成为资金面趋紧和市场利率上涨的推手。
结构性、暂时性偏紧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的季末资金面偏紧主要是结构性、暂时性的。这突出体现在交易所市场回购利率的波动上。
非银机构是交易所回购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当银行间市场融资困难时,非银机构纷纷转战交易所市场,容易导致交易所回购利率走高。
近几日,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间回购交易利率DR007与覆盖全部机构的R007利差走阔、交易所回购利率与银行间回购利率走阔,均显示流动性压力主要集中在非银机构。
此外,虽然资金面不松,一些机构甚至感到非常紧,央行却很“淡定”。20日以来,央行未再给予增量流动性供给,期间还曾连续三日净回笼流动性。9月中旬,面对例行缴税,央行曾连续实施大额净投放,说明央行维护流动性基本平稳的态度没有变化。既然央行立场无变化,面对季末资金面再度收紧,央行没有再进行净投放,只能说明流动性波动尚在可容忍范围内。
分析人士表示,央行更多关注流动性总量水平及存款类机构流动性状况。季末,财政投放为流动性总量提供托底,存款类机构流动性也未见异常紧张的情况,这正是央行面对短期货币市场波动保持定力的关键所在。
在当前金融环境下,季末让一些高杠杆机构“出出汗”,也符合防风险和去杠杆的政策取向。在6、7月资金面波动性暂时下降时,一些金融机构重新扩张杠杆操作,并有延长久期、下沉评级的现象。当8月、9月流动性持续紧平衡时,这些机构承受了较大的流动性压力。
季末临近,非银机构跨季工作基本收尾,流动性局部供求矛盾将趋于缓解,加上月末财政支出力度较大,必要时央行也可微调公开市场操作,近期流动性最紧张的时刻应已经出现,后续有望逐步改善。跨季后,市场利率下行空间也将打开。
回头来看,9月份资金面说松不松,但说紧其实也不是很紧。不松不紧的状态正是货币当局希望看到的。鉴于货币政策短期难放松,而到年底财政资金集中投放前的较长一段时间里,金融机构超储率很难出现明显提升,预计四季度资金面波动风险与分层现象仍将存在。资金面要彻底打破紧平衡格局,需看到货币政策明显调整,这主要取决于经济基本面的表现。
证券时报:《定向降准助力稳增长货币政策并未转向》
证券时报记者孙璐璐
9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对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及农户生产经营、创业担保等贷款增量或余额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实施定向降准,并适当给予再贷款支持。
这是国务院常务会议第三次提及实施定向降准。2014年4月和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两次提出对涉及“三农”、小微企业信贷支持的部分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随后央行出台定向降准的具体细则。在每年的2月末,央行对商业银行进行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考核银行上一年对“三农”、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情况,达到央行制定的标准就享受优惠准备金率。
也就是说,国务院再提定向降准,并非是对已有政策的重申,而是在原有定向降准考核机制的基础上出台的新政策。
与现有政策相比,之前的政策是以银行对“三农”、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情况作为考核依据,此次将考核范围拓宽至个体工商户、创业担保等贷款投放,由于新政策拓宽了银行贷款投放的考核范围,预计银行将享受更多降准福利。
此次再提定向降准,市场的反应并不强烈。这一方面是因为定向降准与全面降准仍有区别,尽管二者都能释放流动性,但定向降准更主要的目的是鼓励和引导银行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而全面降准则是一种无差别化的流动性释放。另一方面,市场普遍认为,考虑到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次明确强调防范金融风险,推进金融部门去杠杆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是金融领域的“主旋律”,相应的,货币政策就不可能转向宽松。正如有分析人士称,此番定向降准并不意味着宽松周期开启或是大水漫灌,可能意味着自2016年9月开启的这一轮货币政策收紧周期接近尾声,至少不存在进一步收紧的可能。
因此,在8月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此次国务院再提定向降准,应更多将其视作稳增长、继续加大实体经济薄弱环节支持力度的一项政策,而非开启宽松货币政策的误读。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季末这个特殊时点宣布定向降准有一箭双雕的作用,在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同时,的确可以缓解当前银行资金面紧张的局面。
不过,在外汇占款趋势性减少的大背景下,货币当局应加快建立基础货币稳定投放的新型长效机制,尽管当前以中期借贷便利和公开市场操作为主的货币投放是对建立新机制的一种探索,但相比降准等传统工具,这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成本高、期限短、需要质押品,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商业银行流动性易受金融市场 变动影响,加剧资金面的波动性。因此,优化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加大中长期资金的投放也是当务之急。
证券日报:《以新股发行常态化 引领全市场常态化发展》
董少鹏
长期以来,我国股市稳定运行机制不足,大盘和个股波动率偏高,一遇风吹草动就会暴涨暴跌。即使实现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这一问题仍难以根治。2015年发生的股市异常波动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视,市场建设的短板暴露得更加清晰。监管者痛定思痛,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针对市场主体、市场机制、监管效能、舆论引导等方面建设的短板,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强化了制度建设和预期引导。目前,股市秩序和发展生态显著改善,运行总体稳定,以新股发行常态化为标志的全市场常态化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2016年2月20日中央对证监会主要领导进行调整是一个新的起点。监管层认真总结新中国股市创立以来特别是2015年异常波动的经验教训,认真查找制度性机制性短板,顺应大势,统筹国内国际因素,明确提出依法全面从严监管的理念,引导督促各个市场主体依法办事和依法担责,加强对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服务机构的监管,加强对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和高管行为的监管,坚定推行新股发行常态化,坚定推进并购重组市场化常态化,坚定推行查案办案常态化。
经过一年半余的艰苦工作,目前已初步构建起股市常态化发展的制度框架。其中,新股发行(IPO)常态化是一个引领性的重要措施。有人认为,新股发行常态化就是不断地扩大融资规模、增加筹码供给,进而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对此,监管层认真加以研究,根据国内外市场发展的经验教训做出明确判断,“融资功能”是市场建设的核心性基础性抓手,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才能探明市场之水的深浅,才能根据市场运行情况改革完善相关制度,才能合理引导预期,才能确保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服务。
按照这一思路,证监会坚持新股发行常态化,将每周发行多少只股票、融资额是多少及时公布出来。这一做法实施一年半以来,逐步形成了稳定的市场预期和社会预期,也实现了良好的融资效果。
2016年2月22日至当年底,上证综指涨幅为8.52%,震幅为23.16%;深证成指的涨幅为0.15%,震幅为20.90%;上证50指数的涨幅为14.11%,震幅为28.16%;沪深300指数的涨幅为8.47%,震幅为24.99%。2016年2月22日至2017年9月28日,上证综指的涨幅为16.77%,震幅为26.32%;深证成指的涨幅为8.55%,震幅为21.63%;上证50指数的涨幅为32.79%,震幅为43.69%;沪深300指数的涨幅为25.26%,震幅为34.27%。这是我国股市波动率相对较低的时期之一。伴随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发现型上涨”,两个指数的波动率有所提高,这是价值投资理念兴起的表现。
在行情总体稳定、价值投资理念增强的情况下,2016年新股融资规模达到1496.08亿元,仅比2015年少199亿元。进入2017年,全市场常态化下新股发行更加顺畅,截至9月28日,新股发行融资达1758.33亿元。可以预期,2017年新股发行融资将实现新中国股市创立以来的第三高峰。与此同时,定向增发市场也保持了相当的活力,2016年定增融资额达17211.92亿元,2017年以来定增融资已实现8444.44亿元。这表明,以新股发行常态化为引领的全市场常态化是受到市场参与者欢迎的,一年半余的资本市场监管实践是成功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对股票市场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在今年7月举行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论述基础上提出涵盖整个资本市场的指导方针,即“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总书记两次重要指示均把“融资功能完备”放在语序的突出位置,表明其具有统领性的作用。一个融资功能不健全的市场,不可能是成熟和健康的市场。“融资功能完备”,其实是指投融资功能都要完备,融资与投资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关系。上市公司首次发行和再融资之后,资金的使用效率如何,对投资者的回报如何,要经受市场的检验,更要接受各方面的监督。没有反馈和校正机制的融资机制是不完备的;而如果融资主体不活跃,投资机制也就“皮之不存”了。因此,通过制度化安排,使融资需求相对稳定、可预期,投资者就不必为供给规模大起大落而担忧,而可以在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中按图索骥了。
坚定推行新股发行常态化,去除了长期存在的“政策预期变量”,有利于市场稳定,有利于增强理性投资氛围。以“融资功能完备”为主轴,不断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依法全面从严监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才能有前提和基础。投资者参与市场,就是要把钱投出去,而且要获得合理回报。如果连正常的融资功能都不能维系,所谓的保护投资者权益也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长期以来,我国资本市场缺乏一个战略指向明确、统筹内外大局、逻辑科学严密、可以管远管长的高度概括性的指导性表述,这导致资本市场发展方式和政策措施具有较强的短期性,市场的稳定性差、吸引力不足,难以形成较强的定价能力,市场参与方相互协调的水平也不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资本市场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和工作遵循,是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定盘星、压舱石和指南针。从新股发行常态化到监管执法常态化、市场基础性建设常态化、保护投资者权益常态化、弘扬和保护理性参与的常态化,我国资本市场常态化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应该说,证监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资本市场发展重要指示是卓有成效的,我们应该给监管者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