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公正司法是最后一道防线 公正司法基本含义是什么? 公正司法的释义
2022-06-21 11:05:36 来源:经济头条
这要看公正司法运用于哪一个方面。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例,对其理解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详细内容
01
首先,公正司法的推行要以保障人民利益,社会和谐安定为基础。
确立公正司法的本质和目的,开展司法工作是要服务于人民,它是司法工作开展的起始点和落脚点。
02
其次,推行公正司法,要切实把握好这一切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公正司法的公平秤要把握到位,不可出现天平倾斜的现象的发生。
03
最后,推行公正司法,要确保公正司法好比是一颗生长树,需要不断对其司法体制改革,拥有蓬勃的生命力。
公正司法一旦把握好,那么它就可通过司法体制的推行改革,为人民的利益的实现提供各类保障。
04
所以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任何问题到了司法处,都应该要以司法公正为基准点展开。
基本含义
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权运作过程中各种因素达到的理想状态,是现代社会政治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1]
个人利益包括经济收益、生活安全、权力地位、名誉声望等。社会整体的利益包括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社会安宁、公共秩序等。在有些情况下,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是可以一致的,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则是对立冲突的。例如,个人的经济利益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整体的经济利益。社会经济发展了,个人才能富裕。一个人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去发财致富。但是,当社会全体成员不可能以"齐步走"的方式共同富裕的情况下,一个人的经济利益就不可避免地和其他人乃至社会整体的经济利益发生了冲突。
在司法活动中,由于当事人往往具有特殊的地位,所以其个人利益便经常会与社会其他成员的利益和社会整体的利益发生冲突。在如何协调这种矛盾冲突的问题上,不同国家在建立司法制度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有些国家在司法活动中强调要优先保护社会整体的利益;有些国家则在司法活动中强调要把个人利益的保护放在首位。
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之一就表现在群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价值定位上。东方国家具有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价值取向传统,因此一个人为了国家利益、社团利益或者家庭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是值得鼓励和倡导的行为。西方国家在这一问题上多采用向个人利益倾斜的价值定位,而美国无疑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国家。
美国人在建立其司法制度的时候采取了强调个人利益的态度。他们认为,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个人利益是社会利益的具体体现,离开了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就不复存在,因此司法系统必须首先保护个人利益,必须强调保护个人利益。具体到刑事诉讼中,他们认为被告是个人利益的主要代表,检察官则是社会利益的主要代表。由于被告方在法庭上往往处于弱势和不利地位,所以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必须特别强调保护被告人的权益,否则就不能保持这两种利益冲突中的平衡。
司法公正是以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为基础的,因此不同国家基于不同文化传统所确定的司法公正必然要反映这种价值观念上的定位和取向,即倾向于司法活动的整体公正或个体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