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现打嗝该怎么办 新生儿的生活行为模式是什么 新生儿行为模式有什么?
2022-06-21 14:55:18 来源:经济头条
当吃奶过快或者在吸入过量冷空气时,就会引发宝宝出现打嗝的现象,作为父母就有必要对孩子精心呵护照顾。
01
治疗宝宝打嗝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将其抱起,然后再将头靠在肩膀处倾斜45度,轻轻地拍背。
02
作为宝妈可以在孩子的唇边以及耳边轻轻地挠痒,其作用是在于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也能够让孩子紧张的神经得以放松,打嗝也就自动消失。
03
打嗝还有异味,说明消化功能出现问题。宝爸和宝妈就需要用手指轻轻地按摩他们的腹部,促进其消化系统的运转,在体内通气以后打嗝也就没有了。
04
在新生儿,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宝宝,在出现打嗝时可以使用玩具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也能减少打嗝的频率。
新生儿的生活行为模式
1、"睡眠一觉醒周期模式" :新生儿有一套稳定的日常生活规律,新生儿每天仅有两三个小时的觉醒状态。这时他们会安静地观察周围的事物或与母亲交往,新生儿的记忆和学习就是在觉醒状态下进行的。
2、啼哭:新生儿啼哭是生理需求引起的,是传递需求信息的交流手段,具有吸引成人照料的导向作用。
3、笑:婴儿出生一两天后就有笑的反应,这种笑的反应属于自发性微笑。婴儿的微笑有其一定的发展过程。婴儿的微笑是一种从生物学意义向社会意义转化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⑴自发性微笑阶段:儿童出生一两天就有笑的反应,这个阶段的婴儿笑的反应是生理反射性微笑,不是社会性微笑。(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这个阶段的婴儿能够区分人和其他非社会性刺激,对人的声音和面孔有特别的反应,容易引起其微笑。但是对人的社会性微笑是不加区分的,所以称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⑶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这个阶段的婴儿能够区分熟悉人和陌生人的声音和面孔。开始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微笑反应,对熟悉者报以更多的微笑,因此称为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社会性微笑的出现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是与人交往、吸引成人照料的基本手段,是人际交往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