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醋会骨质疏松吗 为什么会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病因是什么?
2022-06-23 09:02:12 来源:经济头条
醋作为调味品的一种,深受大家的喜爱,不仅是因为它的口感,还因为它具有神奇的效果。那么,吃醋真的会导致骨质疏松吗?
详细内容
01
吃醋不会导致骨质疏松
在化学反应中,醋酸确实会溶解碳酸钙,从而使钙流失。但我们吃进去的醋会在胃里消化,再被肠道吸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是直接作用于人体骨骼,因而并不会造成我们骨骼的钙质流失。而吃醋非但不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反而可起到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因为醋能够帮助胃酸偏少的人把食物中的不溶性钙变成离子状态,有利于钙的吸收。
02
此外,有些醋本身就有较高的钙质,每100g的醋中就含有125mg的钙,与牛奶的钙含量不相上下。甚至还有研究表明,在日常膳食中多吃一点醋,可以减少尿钙的流失。另外,食醋中含有较多的抗氧化成分,可以延缓血管的衰老,防止血管提前老化而出现的健康问题。像山西地区,由于水质比较硬,因此自古就有吃醋的传统和习惯。有调查显示:山西人并没有因为吃醋而导致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
03
中医对醋的认识
醋在古代不仅是一种调味品,人们在治疗疾病时也常常使用。事实上,医学的早期状态与“酉”(即酒)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医的古字就为“醫”。《说文解字·酉部》言:“酒所以治病也。”作为由陈酒变化而来的醋,中医亦未忽略其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中详细记载了醋的种类,并在多处论述了醋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卷二十五》中写道:“(醋)释名:酢、醯、苦酒。陶弘景曰:醋酒为用,无所不入,愈久愈良。亦谓之醯,以有苦味,俗呼苦酒。丹家又加余物,谓为华池,左味。”认为醋就是一种苦酒,越陈越好。
04
需要注意人群
胃溃疡患者不宜吃醋
醋本身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同时还会刺激胃分泌大量胃酸,胃酸过多会腐蚀胃溃疡患者的胃粘膜,加重溃疡病情。因此,患有胃溃疡的人不能吃醋,胃酸过多的人同样也不宜吃醋。
空腹不宜吃醋
不管你的胃有多么强健,空腹时都尽量别吃醋,以免刺激胃酸大量分泌,对胃壁造成伤害。
05
正在服用抗胃酸药物的人不宜吃醋
氢氧化铝、铝碳酸镁、碳酸氢钠等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呈碱性,在服用这些药物时不能吃醋。因为醋里面的醋酸会中和药物的碱性,降低甚至使其失去药效。另外,服用抗胃酸药物的人本身胃酸分泌过多,而醋会刺激胃酸分泌,从而使病情加重。
口腔溃疡患者不宜吃醋
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的炎性病症,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上皮损伤,这时候食用醋会对黏膜造成刺激,使得口腔黏膜损伤加重。达到恢复“骨坚强”的目的,也为我国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工作和健康中国尽绵薄之力。
病因
1.内分泌因素 女性病人由于雌激素缺乏造成骨质疏松,男性则为性功能减退所致睾酮水平下降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在绝经后妇女特别多见,卵巢早衰则使骨质疏松提前出现,提示雌激素减少是发生骨质疏松重要因素,绝经后5年内会有一突然显著的骨量丢失加速阶段,每年骨量丢失2%~5%是常见的,约20%~30%的绝经早期妇女骨量丢失>3%/年,称为快速骨量丢失者,而70%~80%妇女骨量丢失<3%/年,称为正常骨量丢失者,瘦型妇女较胖型妇女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并易骨折,这是后者脂肪组织中雄激素转换为雌激素的结果,与年龄相仿的正常妇女相比,骨质疏松症患者血雌激素水平未见有明显差异,说明雌激素减少并非是引起骨质疏松的惟一因素。
2.遗传因素 骨质疏松症以白人尤其是北欧人种多见,其次为亚洲人,而黑人少见,骨密度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指标,骨密度值主要决定于遗传因素,其次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有报道青年双卵孪生子之间的骨密度差异是单卵孪生子之间差异的4倍;而在成年双卵孪生子之间骨密度差异是单卵孪生子的19倍,近期研究指出,骨密度与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的多态性密切相关,1994年Morrison等报道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可以预测骨密度的不同,可占整个遗传影响的75%,经过对各种环境因素调整后,bb基因型者的骨密度可较BB基因型高出15%左右;在椎体骨折的发生率方面,bb基因型者可比BB型晚10年左右,而在髋部骨折的发生率上,bb基因行者仅为BB型的1/4,此项研究结果初步显示在各人种和各国家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最终结果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他如胶原基因和雌激素受体基因等与骨质疏松的关系的研究也有报道,但目前尚无肯定结论。
3.营养因素 已经经发现青少年时钙的摄入与成年时的骨量峰直接相关,钙的缺乏导致PTH分泌和骨吸收增加,低钙饮食者易发生骨质疏松,维生素D的缺乏导致骨基质的矿化受损,可出现骨质软化症,长期蛋白质缺乏造成骨机制蛋白合成不足,导致新骨生成落后,如同时有钙缺乏,骨质疏松则加快出现,维生素C是骨基质羟脯氨酸合成中不可缺少的,能保持骨基质的正常生长和维持骨细胞产生足量的碱性磷酸酶,如缺乏维生素C则可使骨基质合成减少。
4.废用因素 肌肉对骨组织产生机械力的影响,肌肉发达骨骼强壮,则骨密度值高,由于老年人活动减少,使肌肉强度减弱,机械刺激少,骨量减少,同时肌肉强度的减弱和协调障碍使老年人较易摔跤,伴有骨量减少时则易发生骨折,老年人患有脑卒中等疾病后长期卧床不活动,因废用因素导致骨量丢失,容易出现骨质疏松。
5.药物及疾病 抗惊厥药,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以及卡马西平,引起治疗相关的维生素D缺乏,以及肠道钙的吸收障碍,并且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过度使用包括铝制剂在内的制酸剂,能抑制磷酸盐的吸收以及导致骨矿物质的分解,糖皮质激素能直接抑制骨形成,降低肠道对钙的吸收,增加肾脏对钙的排泄,继发甲状旁腺功能障碍,以及性激素的产生,长期使用肝素会出现骨质疏松,具体机制未明,化疗药,如环孢素A,已证明能增加啮齿类动物的骨更新。
6.其他因素 酗酒对骨有直接毒性作用,吸烟能增加肝脏对雌激素的代谢以及对骨的直接作用,另外还能造成体重下降并致提前绝经,长期的大强度运动可导致特发性骨质疏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