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禁毒会议在哪里召开 1909年发生了哪些历史大事?
2022-07-19 10:02:07 来源:经济头条
1909年2月1日,禁毒会议在华洋杂处的上海拉开帷幕,会址选在了当时设备最为先进的汇中饭店(今和平饭店南楼),与会国家有中、美、英、德、日、法、荷、葡、俄、波斯和暹罗(今泰国)等十余个国家。
1909年2月1日,中、日、英、法、俄、德、美、葡等国召开禁毒会议,拉开了国际性禁毒活动的序幕,这次会议的举办地是中国上海。万国禁烟会议是20世纪初在上海召开的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也是全球性禁毒运动的开端。此次会议的发起国是美国,由清政府承办。
会议从2月1日至26日,共召开了14次会议,大会按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月1日至4日,为会议章程的协商阶段;第二阶段从2月5日至22日,为大会实质性的讨论阶段;第三阶段从2月23日至26日,为大会的总结阶段。会议期间,各国代表就禁止鸦片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了鸦片禁种、禁运、禁吸等问题,最后通过了九项议案,作为大会的最终成果,从而大大促进了国际间禁毒事业的发展。
上海市禁毒科普教育馆原名上海市禁毒教育馆。原馆于2003年6月建成,开馆12年间,共接待观众113万余人次(其中在校中小学生88万余人次),在全国同类馆中名列前茅,先后被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市教委命名为“上海市志愿者服务基地”、“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上海市中小学社会实践认证工作试点单位”,连续5年被市禁毒委、市人事局授予“禁毒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在禁毒宣传教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历史大事
本年度
本年,湖北省洪水泛滥,灾区广达30余县,灾民近300万人。
本年,"上海日报公会"成立。
本年,霍元甲在上海创建精武体操学校。
本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赴京请愿
光绪三十四年(1908)六月,清政府颁布《各省咨议局章程及议员选举章程》。宣统元年(1909)初,摄政王载沣又诏示重申"预备立宪"宗旨,命令各省在年内成立咨议局,并开革了几位阻碍立宪的官吏。立宪派人士感到兴奋,纷纷热衷于咨议局议员的选举活动。九月初一日,各省咨议局宣告开会。与此同时,江苏省咨议局议长张謇发表《请速开国会建设责任内阁以图补救书》。极言清政府若不速开国会,将导致众叛亲离,立宪派只能"袖手旁观",眼看着革命党推翻清王朝。他要求务必缩短预备立宪时间,于宣统三年召开国会,组成责任内阁,准许召开临时国会,并呼吁各省组织起来联合请愿。随后,江苏咨议局致函各省咨议局,请各局推派代表齐集上海,洽商进京请愿问题。十月初,江苏、直隶、奉天、吉林、黑龙江、山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十六省咨议局代表五十五人陆续到达上海。十月十五日,代表聚于预备立宪公会事务所,举行"请愿国会代表团谈话会"。众推福建咨议局副议长刘崇佑主持会议,前后集会磋商八次,决定组成三十三人的"请愿国会代表团",举江苏方还、湖南罗杰、奉天刘兴甲及刘崇佑为干事,赴京请愿。
在京请愿
宣统元年(1909)末,各省咨议局代表"请愿国会代表团"组成后,江苏咨议局议长张謇在上海设宴饯行,要代表"秩然秉礼、输诚而请","设不得请,至于三、至于四、至于无尽,诚不已,则请也不已"。十二月,全体代表齐集北京,初六日,代表赴都察院,递上由直隶咨议局议员孙洪伊领衔署名的请愿书,书谓"(开国会事)若更徘待之九年,九年之中,患机叵测"。要求"期以一年之内,召集国会"。代表们还遍谒亲贵大臣,进行游说。书上十余日,清政府下谕诏,仅对请愿之举说了句"具见爱国悃忱,朝廷深为嘉悦",而以筹备既未完全,国民知识又未划一为由,断然拒绝代表请求,坚持照原定九年期限,循次筹备。
南社成立
宣统元年(1909)十月初一日,南社在苏州虎丘正式成立。先是光绪三十三年(1907)七月初七日,青年爱国诗人陈去病、吴梅、刘三等十一人在上海愚园聚会,商定成立神交社,倡议社员继承明末复社文人的传统,积极参与反清斗争,并开始酝酿成立南社。起名南社,援引"钟仪操南音,不忘本也"之意;当时清王朝的中心在北方,起南社之名,亦有反对北方清政府之意。南社的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柳亚子,主要活动中心在上海。南社成立时,即定下宗旨:直接配合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诗文"鼓吹新学思潮,标榜爱国主义",宣传推翻封建专制的清王朝,为建立民主共和国而斗争。南社初建时,有社员十七人,十四人为同盟会会员,后又大都参与编辑革命报刊活动,因此南社有同盟会宣传部的别称。次年,该社出版《南社》杂志,选编社员的作品,每年出二至三集,分诗、词、文录三部分。到辛亥革命前期,南社发展到二百余人,集中了这一时期活动于东南各地的爱国青年文人。南社成员在政治思想上,明确拥护民族革命,反对清王朝统治。在文学上,于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翻译文学都有建树,其成员柳亚子、陈去病、高旭、苏曼殊、马君武、周实、宁调元、吴梅都是颇有知名度的文化人。南社成员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诗歌创作及评论,他们都激烈地反对清末文坛上的宋诗派、同光体、汉魏六朝派、中晚唐派、常州词派和桐城派等旧文学,反对当时文坛一度出现的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倾向,对近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汪精卫谋刺
宣统元年(1910)十二月十八日,同盟会会员熊成基谋刺从欧洲考察回国的贝勒载洵,事未成而被捕遇害。宣统二年二月中旬,同盟会会员刘恩复、谢英伯、陈自觉、朱述堂、高剑父、程克等在香港组织支那暗杀团,以暗杀清廷要员为目的。同盟会南方支部书记汪精卫自宣统元年后,对支部工作不甚热衷,而孜孜于暗杀活动,认为只有冒险成功,才能"挽回党人的精神",使"灰心者复归于热,怀疑者复归于信"。宣统二年(1910)春,他致信孙中山、黄兴,写下"虽流血于菜市街头,犹张目以望革命军之入都门"豪言壮语,并不顾孙、黄等人劝阻,执意与黄复生(树中)、喻培伦(云纪)策划炸死宣统皇帝之父摄政王载沣。由于他们的预谋被北京当局侦破,三月初七日,黄复生、汪精卫等被捕,清政府认为杀一二人亦难阻革命,不如慢慢软化,遂判处黄等终身监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