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频道 > 原创资讯 > 正文

阿细跳月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阿细跳月的历史是什么 阿细跳月的特点是什么?

2022-07-28 11:00:09 来源:经济头条

彝族

“阿细跳月”是彝族阿细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彝族撒尼人和阿细人的民间舞蹈之一。阿细跳月用阿细语称嘎斯比,即欢乐跳之意,因为多在月光篝火旁起舞,故名曰阿细跳月。阿细跳月也称阿西跳月、跳乐。

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聚居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的西山一带。 阿细人能歌善舞,因常相聚于月下舞蹈,称“跳月”。“阿细跳月”是他们最喜爱、最普及的民间优秀集体舞蹈之一。发源于云南省弥勒市西三阿细人聚集区,流行于云南弥勒、石林、泸西等地,是青年男女社交娱乐形式。中国民族音乐家彭修文曾根据该舞蹈的音乐,写了民族管弦乐曲《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具体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但从其舞蹈形式和动作来看,阿细跳月的起源与阿细先民的历史、生产生活密切相连。最初的阿细跳乐,只是手拉手、脚对脚地跳,没有乐器伴奏,以掌声作伴奏,男女老幼一起边唱边跳。

后来,由于人们在劳作之余或狩猎而归时,都会燃起大火,边笑边唱,边舞边乐,喜庆收获,有的击木、击掌相合,有的挥舞刀、叉、弓箭,脚步声、击木声、舞刀叉弓箭声、击掌声和欢呼声有节奏地融为一体,于是渐渐地形成了击木伴奏的“跳乐”形式。再后来,人们便用葫芦或空心木来做弦筒,蒙上兽皮,用篾竹捆紧,再配上小木把儿,系上藤绳,挂上肩上,边跳边击,既有音乐声又有节奏感,继而发展成为早期阿细跳乐的伴奏乐器。

特点

这种舞蹈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男青年挎着一个大三弦边弹边跳。大三弦全长约135厘米,琴筒宽度约27厘米,长约33厘米,弦码处置有铁皮扣片,弹拨时"嚓、嚓"作响。男青年斜挎如此大而重的三弦,边弹边舞,显示出男性的矫健与豪放。伴奏曲多是五拍为一乐句,前三拍为主旋律,后两拍用力拨弦。舞者的步伐与此相吻合,前三拍进退、转身、跳跃,后两拍原地拍掌对脚。表演时,大家随着领舞者忽而形成两大横排,进退欢舞,如潮涨潮落,忽而又变为"二龙吐须",双双对舞后,依次散开,如渠水分流而去。舞蹈的基本动律是左右晃身、摆胯。整个舞蹈热情奔放,大幅度的跳动和变化鲜明的图形,构成炽热的气氛,具有浓烈的野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