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证通查指的是什么 图书馆的历史是什么?
2022-08-17 15:16:35 来源:经济头条
一证通查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出的一项便民服务,是指用户凭借居民身份证,便可查询个人名下登记电话卡数量。如对查询到的电话卡情况有异议,还可通过对应的电信企业查询明细信息并进行相应处理。
国内
我国的图书馆历史悠久。只是起初并不称做"图书馆",而是称为"府"、"阁"、"观"、"台"、"殿"、"院"、"堂"、"斋"、"楼"罢了。如西周的盟府,两汉的石渠阁、东观和兰台,隋唐的观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朝的四库七阁等等。"图书馆"是一个外来语,于19世纪末从日本传到我国。
据《在辞典中出现的"图书馆"》说,"图书馆"一词最初在日本的文献中出现是1877年的事;而最早在我国文献中出现,当推《教育世界》第62期中所刊出的一篇《拟设简便图书馆说》,时为1894年。
深圳成图书馆"千馆之城"。深圳虚拟读者证以其免押金、免身份证、在线申办的方式,为读者利用公共图书馆提供极大便利。虚拟读者证的全面应用使读者能够畅顺使用图书馆的线上资源,方便地享受线下服务,同时也有力地支撑各馆的服务创新。
深圳图书馆在中国首创的"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已覆盖全市98%的街道,成为深圳"文化+科技"的典范。
中国最早的省级图书馆为1904年创办的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