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天主教皇的定义是什么 教皇需要做什么工作?
2022-08-17 16:24:51 来源:经济头条
罗马天主教皇的定义:
罗马天主教皇为天主教会最高领袖,梵蒂冈元首,已延续265任,首任教宗为耶稣十二门徒之首圣彼得。教皇领导的天主教会是世界上信众最庞大的宗教教派,从罗马帝国开始以致影响欧洲及世界文明发展至今,又因其驻地在罗马,所以又称罗马教皇。 教皇其完整头衔为:“罗马主教、耶稣基督代表、宗徒长之继承人、普世教会最高教长、意大利首席主教、罗马教省总主教及都主教、梵蒂冈城邦元首及天主众仆之仆” 按照天主教会的传统说法,耶稣基督的第一个门徒彼得乃众门徒之首,他于传教过程中去罗马担任了罗马教会的第一任主教。从此,罗马主教均为伯多禄的继位人,其地位因而也在其他主教之上。这便是“教皇制”的由来。所以,“教皇”的全称为“罗马教区主教、罗马教省都主教、西部宗主教;梵蒂冈君主、教皇”,亦称“宗徒彼得的继位人”、 “基督在世的代表”等。
教皇
教宗(拉丁语:Papa),本意为父亲。教宗一词见于早期天主教时期的教会内部,是基督徒对宗教领袖的爱称,本身并不具备特殊职权色彩。天主教会(全名“至一至圣大公教会及宗座教会”)的领袖,当中包括罗马天主教会(拉丁礼)和东仪天主教会。这一称号同时由东正教会和安立甘教会等号称“大公”的教会分享,也因此引起分歧。
现任(第266任)教宗为方济各,于2013年3月13日当选。教宗官邸在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教宗的完整头衔是:“罗马主教,基督之代表,众门徒之主之后继者,最高祭司(教宗),西方宗主教,意大利首席主教(主教长),罗马省大主教及都主教 (总主教),梵蒂冈城国元首及上帝之众仆人之仆人”。教会很少会使用这个完整的头衔。天主教认为教宗为初任罗马主教圣伯多禄的后继,因此一开始称呼他为 “伯多禄之代表”,直到5世纪时才改称为这更具权威的“基督之代表”。
除了宗教职务之外,教宗也是拥有独立主权的梵蒂冈的国家元首。“Pontifex”(祭司),原指罗马帝国皇帝兼任的多神教“Pontifex Maximus”(最高祭司),现为天主教国家梵蒂冈城国元首的政治及外交称号。
教宗居住在梵蒂冈城——意大利罗马城内的一个很小的独立国家,他是罗马的主教。自从圣伯多禄时代起,一直由罗马主教任教宗,教宗去世后,枢机团以天主子民的名义选举继任者。除自动退位外,教宗可终身任职,且不可罢免。
现任(第266任)教宗为方济各,于2013年3月13日当选。教宗官邸在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