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谢交春 二十四节气对社会有什么影响?
2022-08-24 10:37:33 来源:经济头条
谢交春指的是农历除夕和立春在同一天,故而称今天是谢交春。民间认为,立春与除夕在同一天是很好的,因为立春是一年中第一个节气,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二者在同一天,犹如阴阳太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更加体现了自然循环的规律。
除夕遇上立春,背后其实有一段历法的故事。我们古代历法分为太阳历和太阴历,二十四节气根据的是太阳历,而我们民间老百姓说的农历是以太阴历为主的阴阳调和历。古代的“年”和“岁”是有差别的,年指的是阴历的轮回周期,岁指的是阳历的轮回周期。岁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春为起点,到大寒结束。而年则以大年初一(春节)为起点,到除夕结束。岁的交替点在立春,年的交替点在春节。古人说“岁在己亥”,“戊戌”和“己亥”都是按二十四节气,也即按中国的阳历来计算的,我们所说的属相,十二生肖是跟十二地支对应的,所以说,属相的交接点也是在立春。也就是说,2019年的猪年是从立春,也就是从除夕这一天开始计算的。
二十四节气社会影响
从历史上看,二十四节气早就跨出国门,走向了世界,影响到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有的地方虽然季节变换不明显,但那里的人民依然在传承、弘扬着二十四节气及其附着的文化,充分表明了它的文化价值。早在古代二十四节气就已经被朝鲜、日本等其他国家接受,结合其国家实际情况与民族文化后沿用到现代。在越南传统历法中,保留了大部分“二十四节气”,同时变更了某些节气的时间,更加适用于越南的实际情况。越南虽然官方使用阳历,但是在民间还是有部分人使用传统阴阳历,特别是农民,仍然遵循着节气来安排农耕生产。
在历史发展中文化交流传播,廿四节气中反映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二分二至”四个节气(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在先秦时期便在各地流传。西方四季划分是以“二分二至”作为四季的起始,如春季以春分为起始、夏季以夏至为起始、秋季以秋分为起始、冬季以冬至为起始。“二分二至”中的春分更成了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阿富汗、伊朗等国的新年,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二十四节气传入日本已有1000多年,有的节气被列入日本的法定祝日(节日)。古代日本一直使用中国农历,遵循“二十四节气”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