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频道 > 原创资讯 > 正文

引经据典的意思是什么 引经据典指的是什么意思 后汉书的成书过程是什么?

2022-08-24 14:39:56 来源:经济头条

1、引经据典,汉语成语,拼音是yǐnjīngjùdiǎn,意思是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出自《后汉书·荀爽传》。

2、成语出处:《后汉书·荀爽传》:“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

3、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谈话与写作方面。

4、示例吃到这些臭东西,还要替他考证,你也忒爱引经据典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二回

5、教习听他引经据典,说得津津有味,心上着实可笑。——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6、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沈从文《云南的歌会》

后汉书成书过程

范晔的祖父范宁曾任晋豫章太守,著《谷梁集解》一书。《十三经注疏》中的《谷梁传注疏》就是以《谷梁集解》为基础写成的。他的父亲范泰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是宋武帝刘裕的得力助手。他博览群书、潜心著述,作《古今善言》二十四篇。所以范晔有很深的家学渊源,一直以名门之后自居,生性孤傲,不拘小节,仕宦不甘居人后,著述也不甘居人后。以此成名,也以此丧身。

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在为彭城太妃治丧期间,行为失检得罪了司徒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范晔郁郁不得志,就借助修史来寄托他的志向,开始写作《后汉书》。

范晔以《东观汉记》为基本史料依据,以华峤书为主要蓝本,吸取其他各家书的长处,删繁补缺,整齐故事,超越众家,后来居上。所以到了唐代,范晔《后汉书》取代《东观汉记》,盛行于世。而诸家《后汉书》,除袁宏《后汉纪》外,都相继散亡。于是范晔《后汉书》成为现在研究汉朝东汉时期历史的最基本的依据。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当他完成了本纪、列传的写作,同时又和谢俨共同完成《礼乐志》、《舆服志》、《五行志》、《天文志》 、《州郡志》等五志的时候,有人告发他参与了刘义康的篡位阴谋,因此下狱而死。谢俨怕受牵连,毁掉了手中的志稿,使《后汉书》只有纪传部分流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