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花的歌词是什么 铁树银花是什么?
2022-08-24 15:56:14 来源:经济头条
1、《水中花》歌词全文如下:
凄雨冷风中
多少繁华如梦
曾经万紫千红
随风吹落
蓦然回首中
欢爱宛如烟云
似水年华流走
不留影踪
我看见水中的花朵
强要留住一抹红
奈何辗转在风尘
不再有往日颜色
我看见泪光中的我
无力留住些什么
只在恍惚醉意中
还有些旧梦
这纷纷飞花已坠落
往日深情早已成空
这流水悠悠匆匆过
谁能将它片刻挽留
感怀飘零的花朵
尘世中无从寄托
任那雨打风吹也沉默
仿佛是我
2、《水中花》是谭咏麟演唱的一首歌曲,由简宁作曲,刘以达编曲 ,收录在谭咏麟1988年8月18日由环球唱片发行的粤语专辑《拥抱》中 ;普通话版由娃娃填词,收录在谭咏麟1988年9月27日由环球唱片发行的普通话专辑《心手相连》中。
1991年,谭咏麟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了该歌曲的普通话版本。
铁树银花
永清这片土地古属燕国所辖,至汉始有人居住,隋定为通泽县,天宝元年始称永清。永清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地处京、津两大城市之间,距京津两市60公里,距廊坊30公里,属环渤海经济圈腹地。杨家营村位于永清东部,属韩村镇管辖。
“抡铁花”也就是要申报的民俗类项目“铁树银花”就出自杨家营杨氏家族,主要的传承人就是杨凤山老人。抡铁花是大型的民间传统焰火表演,起源于北宋,鼎盛于明清,已有千余年历史。而杨家营铁抡铁花则起源于清朝,是清朝道光年间杨凤山的曾祖父发明的,是当地农村元宵节晚上表演的一项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民俗娱乐项目。正月十五晚上,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大红灯笼,全村人扶老携幼,看焰火、猜灯谜,翘首等待“铁树银花”那惊心动魄的一刻。这套民间习俗在永清杨家营村流传了一百五十余年。
抡铁花表演是通过打铁时烧红的铁块在锤击下溅出火花而发明出来的,需木炭、灰铁、铁架子、铁笼子、喷枪等工具,用喷枪将铁笼子里的木炭和灰铁点燃,将点燃的铁笼子固定在铁架子上,由5个人转动铁架子,在转动的过程中,熔化的铁水变成铁花四处飞溅,溅到树上更是美丽壮观,因此得名“铁树银花”。“铁树银花”是当地农村元宵节晚上一项不可或缺的民俗表演,它包含着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团圆吉庆、和顺幸福的深刻含义。“铁树银花”制作材料及方法如下:原材料为木炭、灰铁等。制作方法:1、制作铁架子、铁笼子。2、把木炭、灰铁按比例装在铁笼子里并砸实。3、用喷枪把铁笼子里的木炭点燃,挂在铁架的钩子上。4、人工转动铁架子,使铁笼子转动,借风燃烧。5、把灰铁熔化,落地成花。为增加铁树银花的观赏性,还在原材料中加入了化学原料,令其颜色多变,五彩纷呈。此项民间习俗一直延续。
“铁树银花”在永清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多年来在当地农村盛行,是每年元宵节不可或缺的民俗表演项目。其基本特征如下;1、艺术特征:“铁树银花”是当地农村元宵节晚上一项不可或缺的民俗表演,它在铁花飞溅时犹如彩蛇飞舞,铁花倒悬如火山喷发,飞溅的声响如鞭炮齐鸣,形成一种场面恢弘、气势磅礴、喜庆吉祥的独特表演风格。2、工艺特征:原材料取自生活,打铁花用的铁水需要达1600℃~1700℃,即看到铁水迸出金花才行,因此表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3、文化特征:,“铁树银花”作为重点旅游观赏项目,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并得到了高度的赞誉,充分展示了永清人民的才能智慧和创造精神,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
自2006年,杨家营村成立了旅游协会,“铁树银花”才重新被作为旅游观赏项目挖掘出来,才让这一充满传奇的民间艺术重见天日。村里人对铁树银花的操作设备做了进一步改进,安全省力的铁架子代替了木杆,多台架子同时抡铁花,场面更加壮观,得到了中外游客的高度赞誉。“铁树银花”这项传统的民俗项目凝聚了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华夏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