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频道 > 原创资讯 > 正文

全球变暖的危害有哪些 北极熊濒危的原因有哪些?

2022-08-31 10:07:47 来源:经济头条

1、自然灾害增多

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或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自然灾难。台风、海啸等灾难不单直接破坏建筑物和威胁人类生命安全,也会带来次生灾难,比如大量降雨。这会导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严重威胁交通安全和居民的生活安全。

2、粮食减产

气温升高不单会从海洋直接吸取水分,还会从陆地吸取水分,使得内陆地区大面积干旱,从而粮食减产,饲料也同样减产。

3、缺水

气温升高,会使冰山融化,而这些冰山是生活中淡水主要的来源。

在气温平衡正常时,冰山夏天融化,流向山下,流入地下,给平原地区积累淡水,并起到过滤作用。冬天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回到山上,通过大量降雪,重新积累冰雪,也是过滤的过程。整个循环过程使得我们的淡水有了稳定平衡的保障。

全球变暖使得冰山冰雪的积累速度远没有融化速度快,甚至有些冰山已不再积累,会造成部分地区的缺水现象。

4、影响海岸带生态环境

气温升高,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会发生沿海土地盐渍化等现象,导致海岸、河口、海湾等自然生态环境失衡。

北极熊濒危原因

1、全球变暖

北极熊面临的危机中,威胁最大、最急需解决的是全球变暖。北极熊需要海冰来捕食海豹以生存,全球变暖严重地导致北极冰层大量地、快速地消融。在过去25年来,夏季的海冰已多融化了约130万平方米,全面性威胁到整个北极圈生物生存。不止是北极熊需要海冰来生存,海豹也需要靠海冰来哺育他们的下一代。当海冰消失时,其他原本被海冰阻绝于外的海洋动物,如杀人鲸等、也会有机会进入原本它们无法进入的北极区,进而又影响当地生态。

北极熊因全球变暖所造成的海冰减少,以致捕猎的机会降低食物来源不足,科学家观察追踪到的现象有:成熊平均体重的下降、小北极熊和年轻北极熊存活率严重降低、怀孕母熊的储脂量减少、小熊平均孕育只数减低等。一般新闻可见的现象则有:北极熊冒险爬上悬岸觅食、冒淹死的危险长游觅食、闯进人类社区觅食、公熊追杀吃食小熊等等。

2、人为污染

如同全球变暖,人为所造成的污染,也整个影响及北极圈所有生物的健康与生态。

人类所排放的污染物,最后都会经过水循环带到北极圈,影响所有的鱼虾贝及海藻类等。当海豹吃了受污染的鱼虾后,会把这些毒物存在体内,而北极熊吃了海豹后,又把这些有毒物质带到体内。

这些污染最严重的是不易分解的合成物,而这些合成物,很多又带有会伤害器官的氯、氟、及溴等。科学家化验北极熊的体内污染,发现有超过两百多种有害合成物。很多的合成物,当肝脏代谢不掉时,会直接储存在脂肪中。北极熊位于食物链的顶端、又仰赖丰厚的脂肪来生存,因此也是受害最深的动物。各式各样的人为污染物,会损害其肝脏、肾脏、甲状腺、骨质密度等等,而受影响最大的,又是小熊,因为它们的母亲在哺育的过程,会把有毒物质传给小熊,尤其是母亲脂肪含量不足时,有毒物质会更浓缩、当小熊的器官还未完全长成时,这些物质很可能会致命,更一步降低小熊的生存率、或造成其天生缺陷。

人类为快速养殖动植物所使用的荷尔蒙、成长激素等,也透过排水系统影响位在北极的北极熊。已有科学家发现部分的北极熊已出现畸形的幼熊与成熊。

3、猎杀

在过去的一万年间,猎杀北极熊也是北极圈的原住民重要的维生来源,并不致造成北极熊的灭绝。但北极熊在近百年来,受到来自各地的人类,因商业或娱乐的目的、以现代武器大规模射杀,致使有些区域的北极熊面临全面灭绝。这些猎杀在几十年来,经过科学家和环保人士的努力奔走、呼吁各国签定相关的法令后,已大量减少。如今,拥有北极熊的国家已彼此协议,以法律规定,只准原住民、以传统方式限额猎杀,同时,大多国家已禁止任何人猎杀在哺育洞穴中的母熊、或尽量避免猎杀有小熊的母熊。

4、栖息地冲突

由于全球变暖、北极熊觅食困难,加上人类移居到他们的栖息地域,北极熊、尤其是猎捕困难的母熊或没有经验年轻公熊,有时会闯入人类的社区中,而被人类射杀。

5、矿产开发

在所有极地矿产的开发中,近海及深海的采油,对北极熊是潜在的、最致命的威胁,因为北极熊适合近海的浅水域。一旦有原油外泄且漂浮至近海、所有当地生物、尤其是北极熊,会收到极大生命威胁。极地其他陆上矿产的开发,也会占据北极熊的原有栖地、产生有毒物质,并增加相关工作人员与北极熊

间无可避免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