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和西施的故事是什么 范蠡在政治上有什么成就?
2022-08-31 14:19:34 来源:经济头条
在历史上,西施是越王勾践向吴国复仇的一个重要工具人,但是西施的原配夫君范蠡却因此被生生拆散,那么这两位有什么故事呢?最后两人是否修成正果了呢?
西施与范蠡传说是一对恋人,但为了越国的生死存亡,西施毅然牺牲自己,只身赴吴侍奉吴王夫差。一对完美的恋人就此异国相隔,一个在吴王宫中强颜欢笑,一个在会稽城中苦思灭吴。那么西施与范蠡有怎么样的爱情故事,吴国灭亡之后,西施的结局如何?
范蠡与西施的故事
越王勾践在吴国受尽磨难,他归国之后一心复仇。勾践手下的两位文武大臣文种和范蠡给他规划了一个长远的复国灭吴计划,《越绝书》中称为灭吴九策。在相关记载中,还有一条给吴王夫差送美女,让他沉迷女色消磨斗志的“美人计”。
范蠡受勾践命令到越国各地去寻访美女,最终范蠡选出了两位绝色美女:西施和郑旦。但是这时候西施与范蠡却产生了感情,这对恋人刚刚私定终身马上就要面临分离。最后,为了家国大计,西施只能与范蠡泪别。
西施到吴后,吴王夫差非常喜爱西施,大兴土木为她兴建宫殿,日夜与西施游山玩水,荒废了朝政。
公元前473年,三千越甲吞吴,越国终于灭掉了吴国。范蠡作为两大功臣之一被勾践封为上将军。但是范蠡深知勾践其人“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为了避免兔死狗烹的下场,他毅然挂印辞官,离开越国,带着西施泛舟于五湖,隐居在五湖。
对此,《越绝书》记载如下,“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西施与范蠡最后功成身退,比翼而飞,有情人终成眷属。
范蠡政治成就
⑴劝服勾践保全性命;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打越国,然而在檇李(浙江嘉兴)之战中大败,被击中脚趾,因伤势过重,不久死去。吴王阖闾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公元前494年,勾践听说吴国日夜演练士兵,准备向越国报仇,打算先发制人,再来个檇李大捷。南阳人范蠡力谏:天道要求我们盈满而不过分,气盛而不骄傲,辛劳而不自夸有功。勾践不听范蠡劝谏,执意出兵。范蠡预料此战凶多吉少。果然,越国遭遇会稽山大败。范蠡劝勾践答应吴国的任何条件以求保全性命,“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而吴王没有听伍子胥“今不灭越,后必悔之”的进言,罢兵而归。
⑵动摇夫差起恻隐之心:按照吴越双方议和的条件,越国战败过了两年,越王勾践将要带着妻子到吴国当奴仆,他想带文种。范蠡愿随勾践同行,说:“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可以看出,范蠡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且具有敢于担当的高贵品格。吴王夫差想劝范蠡离开勾践,到吴国帮助夫差,而范蠡毫不动摇,很坦然说道:“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语勇。臣在越不忠不信,今越王不奉大王命号,用兵与大王相持,至令获罪,君臣俱降,蒙大王鸿恩,得君臣相保,愿得入备扫除,出给趋走,臣之愿也!”这是范蠡导演、勾践出演的一出荒诞剧,演出成功对勾践的前途起了至关重要的变化。经过此事,吴王被深深地感动,对勾践动了恻隐之心。而在政治当中,掺入了个人私情,注定夫差的结果是悲惨的。
⑶巩固军事力量,消磨敌方意志:战争之后,越国几乎跌到谷底,且其在复兴之时,要慎之又慎,切不能让吴国有所察觉。范蠡建议勾践劝农桑,务积谷,不乱民功,不逆天时。先抓经济,继而亲民,稳定社会。施民所善,去民所恶。协调内部关系,内亲群臣,下义百姓。有人生病,勾践亲自去慰问。有人去世,就亲自去办丧事。对家里有变故的免除徭役。一系列的措施,使百姓得到安定。为了提高军事力量,范蠡重建国都城。在建城的过程中,范蠡建了两座城,一座小城,一座大城。小城是建给吴国看的,而大城建得残缺不全,面对吴国的方向,不筑城墙。这样就迷惑了夫差。重视军队训练,提高士气,增加战斗力,组织了敢死队,以最高金额奖励。为了进一步迷惑夫差,范蠡又投其所好,派人送给他最喜好的东西,以讨夫差的欢心。还向夫差进献美女,消磨夫差的意志。
⑷卧薪尝胆,二十年磨一剑:公元前476年,伐吴的条件终于成熟了,此时夫差倾全国之力,北上中原争霸,使国力严重消耗,后方空虚,唯独老弱与太子留守。越国经过近20年的精心准备,国力强大,范蠡建议勾践立即兴兵伐吴。公元前473年,吴军全线崩溃,吴王夫差逃到姑苏台上固守,同时派出使者向勾践乞和,祈望勾践也能像20年前自己对他那样宽容,允许保留吴国社稷,而自己也会像当年的勾践一样倒过来为之服役。勾践动摇了,这时范蠡站出来,陈述利弊,平复了勾践动摇的心态。夫差自杀的时候,想念起伍子胥,认为自己愧对伍子胥,以至于造成如今的结果,遂蒙面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