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殿讲的是什么 长生殿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2022-08-31 15:39:32 来源:经济头条
《长生殿》,汉族戏曲昆曲经典剧目,后亦为京剧传统剧目。
清初洪昇创作,共二卷,五十出。历十余年始成。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昇(1645-1704年)所作的剧本,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他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
清代初期,有许多人在作品中影射和探索明代灭亡的教训,孔尚任的《桃花扇》就是这样的作品,《长生殿》也同样,重点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导致王朝几乎覆灭;剧本虽然谴责了唐玄宗的穷奢极侈,但同时又表现了对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的同情,间接表达了对唐朝统治的同情,还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理想。
长生殿创作背景
《长生殿》的故事来自于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史实。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在安史之乱以后便开始在民间流传,并经常为文人的创作所采用。晚唐的诗人白居易就写过长诗《长恨歌》,同时的陈鸿写过传奇《长恨歌传》,这些都是有高度艺术成就的作品。
元明以来,无论诸宫调、院本、杂剧、南戏、传奇、弹词、鼓词中,都有有关这个故事的创作,例如明人吴世美有传奇《惊鸿记》。在这些作品中,有的着重描写他们荒淫的宫廷生活,有的侧重描写他们的爱情,具有浓厚的悲剧意味。元杂剧在清代已无法直接演出,而《惊鸿记》中“涉秽”的情节让人不满,所以,为这样一个人所熟知的历史故事编写一种较为完美的演出剧本,是《长生殿》创作的主要动因。
《长生殿》取材广博。主要取材于:(1)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 (2)元白仁甫之《梧桐雨》。(3)王伯成《天宝遗事诸宫调》。
洪昇在作《长生殿》前,先写《沉香亭》一剧,取明皇贵妃事(中间有李白事)。其后又去李白,加入李泌辅肃宗事,改名《舞霓裳》。更删杨妃、安禄山秽事,增其归蓬莱、唐明皇游月宫事,专写两人生死之情,遂定名为《长生殿》。前后增改,十余年凡三易稿(见《长生殿》作者《例言》)。足见其辛勤、严肃,不轻易如此。《长生殿·自序》作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据说《长生殿》剧本的创作,是受庄亲王世子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