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昶做了哪些事 孟昶的生平是什么 孟昶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2022-09-02 09:06:41 来源:经济头条
孟昶,是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母亲李氏,本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嫔妃,李存勖将李氏赐给了孟知祥。公元919年(后唐天祐十六年,天祐为唐朝年号,李存勖沿用)十一月十四日,李氏在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生下孟昶。当孟知祥镇守蜀地时,孟昶与母亲李氏随孟知祥的正妻琼华长公主一同进入蜀地。孟知祥任两川节度使时,以孟昶为行军司马。
公元934年(后唐清泰元年)正月,孟知祥称帝,任孟昶为东川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年七月,孟知祥病重,七月二十六日,立孟昶为皇太子,代理朝政。当晚,孟知祥去世,秘不发丧,枢密使王处回连夜到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赵季良处相对哭泣,赵季良严肃地说:“现在藩镇掌握重兵,专门等待形势变化,应当迅速立嗣君才能断绝其非分妄想,哭无益啊。”王处回和赵季良决计立孟昶为帝,然后发丧。孟昶即位,不改元,仍称明德年号,至公元938年才改年号为广政。
孟昶年少不亲自处理政事,而将相大臣都是孟知祥时的故人,孟知祥宽厚,多优待纵容,他们对待孟昶更加骄惰不驯,不遵守法纪制度,大造房宅,夺人良田,挖人坟墓,李仁罕、张业尤其骄横。孟昶即位数月,逮捕李仁罕将其杀掉,夷灭其族。当时,李肇自镇来朝,持杖入见,称有病不能拜,听说李仁罕死讯,马上放下拐杖拜倒在地。
孟昶主要成就
整顿吏治
孟昶于广政四年(941)罢免了一批遥领节度使的武将,这些武将专务聚敛,不管政事。又著作《官箴》颁布各郡县,《官箴》后被宋太祖摘其四句为《戒石铭》,令郡县刻石置于公堂座前。其后从宋到清,历代州县衙门多刻“尔禄尔俸,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四句。孟昶对眉州(今四川眉山)刺史申贵等贪官污吏亦坚决惩处。
劝农兴教
孟昶组织百姓发展农桑纺织事业,刻石经,兴学校。在其统治期间,四川经济文化得到发展,在五代十国处于领先地位。
亲佞远贤
孟昶罢免了一批功臣宿将之后,却不能任贤用能,选用了一批庸碌之辈和小人,包括王昭远、伊审征、韩保贞、赵崇韬、范禹僻、李昊。
好大喜功
孟昶不懂军事,却好大喜功,轻率出兵关中,损耗国力。
儒学贡献
儒家的经典,从春秋战国至南宋时期,形成了“十三经”的硕果。期间,五代时蜀主孟昶有他独到的贡献,刊刻了“十一经”,即在唐朝时“九经”(《易经》、 《书经》、《诗经》、《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仪礼》、《礼记》、《周礼》)基础上,排除了唐文宗开成年间所增益的《孝经》、《尔雅》,保留《论语》,同时收入《孟子》(《孟子》首次跻入诸经之列)。其后,南宋硕儒朱熹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形成了现在人们所熟知的《四书》,并为官方所认可,《孟子》正式成为“经”。由此儒家的十三部文献确立了经典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