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为什么要喝腊八粥 腊祭传统是什么?
2022-09-02 13:23:58 来源:经济头条
腊八节喝腊八粥
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所以在腊八这天,家家户户喝腊八粥,为的就是以防下巴被冻掉。关于腊八粥的起源,一般认为源自佛教,所以腊八粥也叫“佛粥”,民间也有把腊八粥叫做“防风洲”,据说喝了这粥,可以御寒。
腊八粥的来历
其实腊八粥跟释迦牟尼有关,据说释迦牟尼成道前苦修六年,略无所获,一天在河中沐浴时,吃了牧女苏耶妲送的乳糜,恢复了精力,在毕钵罗树下悟了道。乳糜即乳粥,后来释迦牟尼的弟子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也为了感谢牧女,于是僧人们在腊八这天手捧钵盂,到街上化缘,将化来的米、枣等煮成粥,发给挨饿的人们。从此每年的腊八喝腊八粥。
喝腊八粥还有一个来历,就是源自腊八赤豆打鬼,据说腊八这天,鬼怪出来作祟,只要用红豆击打他们,他们就不敢靠前。后来赤豆打鬼演化成了赤豆熬粥,祛病镇邪的说法。
腊祭传统
自周代以来,岁末的腊祭世代相沿,直至当代。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及以此为蓝本改编的戏曲影视中,鲁四老爷家每在年底都要祝福,这祝福实际上就是腊祭,祭祀祖先诸神,供物丰盛,场面隆重,气氛肃穆,祈祷虔诚,名副其实“一年之大祭”。
把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的原因
《祀记》上面解释:“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与“蜡”相似,祭祀祖先称为“腊”,祭祀百神称为“蜡”。“腊”与“蜡”都是一种祭祀活动,而多在农历十二月进行,人们便把十二月称为腊月了。
腊月是年岁之终,古代农闲的人们无事可干,便出去打猎。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弥补粮食的不足,二是用打来的野兽祭祖敬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
腊月里的民俗很多。十二月初八,用杂粮做成“腊八粥”。有的农民还要将“腊八粥”甩洒在门、篱笆、柴垛等上面,以祭祀五谷之神。十二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有的地区人们陈设香腊刀头和糖点果品敬供“灶神”等。其实,的人们大都不信奉“神灵”之类,这样做只是沿袭古代的某些习俗,或者只是趣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