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频道 > 原创资讯 > 正文

史籍中是怎么描述当康的 当康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2022-09-02 13:34:47 来源:经济头条

《山海经·东次四经》:“钦山,多金玉而无石。师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皋泽,其中多鳝鱼,多文贝。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牙,其名曰当康,其当康鸣自叫,见则天下大穰。衔懿行云:“当康大穰,声转义近,盖岁将丰稔,兹兽先出以鸣瑞。”

胡文焕《山海经图说》云:“钦山中有兽焉,状如豚,名当康,其名自呼。见则天下大穰。韩子曰:穰,岁之稔也。”

《骈雅》云:“当康,牙豚也。”郝懿行注:“当康大穰,声转义近,盖岁将丰稔,兹兽先出以鸣瑞。”

《太平御览》九百十三卷引《神异经》云:“南方有兽,似鹿而豕首有牙,善依人求五谷,名无损之兽,所说形状与此兽近,当即此。”

《图解山海经》:“山中栖息一种野兽,其外形象猪,却长着大獠牙,名字叫当康,它发出的叫声就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传说天下要获得丰收的时候,它就从山中出来啼叫,告诉人们丰收将至。所以它虽然样子不太好看,却是一种瑞兽。”

郭璞《图赞》:“当康如豚,见则岁穰。”

当康后世影响

“当康大穰”为丰收鸣瑞,是农耕时代所祈望的喜事。数千年来,农业生产直接关系着广大农民的命运,而猪又是一种重要的家畜。在民间每当除夕夜晚,有“肥猪拱门”之说,是作为农业丰收的象征,据说“肥猪”会驮着元宝来拱门。民间剪纸中也有这一题材,成为一年起始的美好祝愿。这与当康的“其呜自叫”可能有一种精神和理念上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