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门坎战役有哪些影响 诺门坎战役简介 诺门坎战役的起因是什么?
2022-09-05 13:49:51 来源:经济头条
诺门罕战役,或称哈拉哈河战役,又叫诺门坎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日本及苏联在远东地区发生的一场战役。日本称5月11日至6月上旬的事件称为第1次ノモンハン事件,即第2次诺门罕事件。
战事于1939年在当时的满洲与蒙古的边界诺门罕发生。日、苏双方的军队分别代表“伪满洲国”及“蒙古国”交战(以苏联朱可夫元帅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乔巴山元帅为领导的苏蒙联军),但日、苏双方并没有向对方正式宣战。战事以日本关东军大败结束。日、苏双方此后在二次大战中一直维持和平状态,直至1945年8月6日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后,苏联在8月8日向日本宣战并攻击伪满洲国的八月风暴行动为止。
诺门罕战役,起因于侵华日军和外蒙军为诺门罕以西,直至哈拉哈河这块呈三角形地区的归属问题,最后引起战役。战役结果以日本关东军的惨败而告终。
诺门罕战役使东北关东军向西侵略的企图彻底落空,进而促使日军不得不放弃“北进政策”而选择“南进政策”,进攻太平洋诸岛,偷袭珍珠港,最终导致日本法西斯完全覆灭。日本史学家称这场战争为“日本陆军史上最大的一次败仗”。 这是蒙古国历史上重要的战役之一,蒙古国为战争爆发70周年作纪念活动。
战争起因
1939年5月初,春回日暖,生机盎然,呼伦贝尔草原泛青了。
哈拉哈河东岸是一块水草秀美的地方,这里尽管是有争议的地带,往年蒙军来到这一带放牧,伪满国境警备队也不干涉。这一地区,在蒙古的地图上是属于东方省塔木察格布拉克管辖,距诺门罕布尔德(今诺门汗布日德)15公里。
上午,蒙军的马群刚刚涉过哈拉哈河,这时,突然响起了枪声,开枪阻击者是兴安北省警备军骑兵第三连驻锡林陶拉盖哨所的士兵,蒙军牧马人急忙赶着马群跑回西岸。
锡林陶拉盖哨所是8个月前建立的,蒙古认为是建在了蒙古一侧境内,是有争议地区。奉命对该哨所进行监视的,是蒙军第七国境哨所,所长是朝格登中尉。当他接到报告之后,认为是伪满洲国军队的越境挑衅,立即带领50余名骑兵,袭击了锡林陶拉盖,占领了哨所。
这一天是1939年5月4日,震惊世界的诺门罕战争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