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频道 > 原创资讯 > 正文

金瓶梅的书名为什么是三个女人 研究金瓶梅的论著有哪些?

2022-09-05 15:14:59 来源:经济头条

《金瓶梅》书名中的“梅”字来自庞春梅,由此可见她是书中重要人物。她出场很早,但她的故事中最重要的部分,即是她贵为守备夫人以及与陈经济离离合合的经过,都发生在书的末尾。这时西门庆已经身亡家败,作者也显出兴致阑珊的模样——他对生活的爱恋已表达过了,对西门糟蹋人生机会也惋惜过了。他写春梅和陈经济时,好象没有了原先写作的热情。

本来,在作者的构想中,庞春梅一定是一位很突出的女性。她有一种自然的尊贵;作者曾用很清晰利落的几笔,把她的特色很有力地勾画出来。她不是书中最美或最聪敏的一个——在这些方面她未必及宋惠莲。可是惠莲不珍惜毛羽的,心中虽有节操,日常的行为太随便了;她正相反,生下来就有傲气与身价。那时她在西门府里的地位,与玉箫、迎春、兰香相等,四人是挑出来一起学弹唱的,但她总是鹤立鸡群,瞧那三人不起,骂她们贪吃爱玩,也骂她们好与僮仆狎混。她自己并不贪吃玩,有一回嫌没有好衣服,象“烧糊卷子”似的,就不肯出门。至于男女之事,虽然她先后也失身于西门庆与陈经济两翁婿(都是潘金莲命令的),但是教弹唱的李铭在第廿二回想动她脑筋,她马上疾言厉色相向,使李铭十分狼狈。大抵就是这样与生俱来的身价感,使吴神仙来西门宅看相之时,从一群淫贱的媵妾之间,认出这婢女长着个贵相。

由于傲,春梅相当残酷。她除了使李铭难堪,又曾因为申二姐不肯快快的为她唱曲子而把那盲女子臭骂了一顿,骂得非常恶毒(第七十五回)。另一方面,她对故主始终保持尊卑的关系。吴月娘在八十五回嫌她与潘金莲狼狈为奸,叫薛嫂领她出去卖了,出门之时她却依足礼法到月娘处拜别,因为最初她本是月娘房中的丫头。后来她贵为周守备的夫人了,在永福寺重遇月娘,月娘慌忙想逃跑,怕她羞辱报仇,没料到她不废旧礼,拜见月娘,并送金饰给孝哥为礼物。这表示什么呢?是她的奴性不改吗?大概不是的,因为她不是个胆怯、保守的人;她的行为反映出很高的自尊心。平庸的仆婢发了达而重见破落的故主时,恐怕不会有这样的把持的。

作者对春梅有很特别的爱惜,爱惜到偏颇的地步。他在前面大半本书中,完全不写出她的淫行,虽然明白说出她失过身。在《红楼梦》中《送宫花贾琏戏熙凤》章里,“脂评”说若是王熙凤白昼宣淫明写出来,就会“唐突”了“阿凤”;现在我们的作者好象也不愿要春梅公开出丑。这样的偏颇在本书之中是很罕见的;作者对书中人物虽然很同情,但写他们做坏事、傻事以及见不得人的事,却丝毫不留余地。

春梅起初既这样受重视与珍爱,在末尾几章中的描述自难免教人失望。她之贵为夫人,重会吴月娘,看见旧家池馆,尤其是最后纵欲亡身,这些项目料想是作者心中早已定了的,而且都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可是写得实在缺乏深度,而归根到底是缺乏热情。《金瓶梅》中人物死亡的情景,向来是很动人的,象宋惠莲、李瓶儿、潘金莲的死,我们都细论过;西门庆的死与死前那段日子里迹近疯狂的自戕行为,也用了万钧之力;现在春梅在全书完结最末一章中死去,死的经过仅用百数十字叙述,实在太草草。所以我们要猜想,作者写完西门庆的故事后,已经兴致阑珊了。

研究金瓶梅论著

1.《瓶外卮言》(姚灵犀著,天津书局1940年版)

全书分研究论文和词语解释两部分,是中国第一部《金瓶梅》研究专著,反映了20世纪上半期的研究水平。

2.《金瓶梅考证》(朱星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该书对《金瓶梅》的版本、作者等问题进行考述,是建国后出版的第一部《金瓶梅》研究专著,它的出版代表着一个新的研究时代的开始。

3.《金瓶梅编年纪事》(魏子云著,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1年版)

该书将《金瓶梅》故事按年月日进行编排,寻找线索以解决作者、撰写时代等问题。魏子云为二十世纪最高产的《金瓶梅》研究专家,撰有将近二十部《金瓶梅》研究专著。

4.《论金瓶梅》(吴晗等著,胡文彬、张庆善选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版)

本书精选20世纪80年代以前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是国内影响较大的一部《金瓶梅》研究论文集。

5.《金瓶梅资料汇编》(朱一玄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全书分本事、作者、版本、评论、影响等五个部分,辑录有关金瓶梅的研究资料,是国内第一部金瓶梅资料汇编。

6.《金瓶梅的世界》(胡文彬编,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该书选收海外学者研究《金瓶梅》的论文20篇,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以外海外《金瓶梅》研究的情况。

7.《金瓶梅新探》(周钧韬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8.《金瓶梅词典》(王利器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

全书收录《金瓶梅》各类词语4588条,进行解释,为阅读作品提供了很大便利。

9.《金瓶梅研究》(第一辑,中国《金瓶梅》学会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这是国内唯一的一种《金瓶梅》研究期刊,不定期出版,至今已出到第八辑。代表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研究水平,反映了这一时期金瓶梅研究的繁盛景象。

10.《金瓶梅探谜与艺术赏析》(周钧韬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11.《金瓶梅鉴赏》(周钧韬著,南京出版社1990年版。)

12.《金瓶梅素材来源》(周钧韬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该书对《金瓶梅》的创作素材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和辨析,有助于对《金瓶梅》作者、创作情况、思想倾向、艺术特性等情况的了解。

13.《我与金瓶梅——海峡两岸学人自述》(周钧韬、鲁歌主编,成都出版社1991年版)

全书收录23篇《金瓶梅》研究专家所写的自述,由此可见他们的治学经历及几十年间《金瓶梅》的研究状况。

14.《金瓶梅大辞典》(黄霖主编,巴蜀书社1991年版)

该书为综合性辞典,内容涉及《金瓶梅》的各个方面,对阅读、欣赏和研究这部小说具有很大的帮助。

15.《20世纪金瓶梅研究史长编》(吴敢著,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

该书对20世纪海内外《金瓶梅》研究的状况进行系统、全面的介绍,是一部内容翔实、资料丰富的《金瓶梅》研究史。

16.《金瓶梅的艺术》(孙述宇著,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78年版)

全书收录学术论文15篇,对《金瓶梅》的艺术特色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在研究领域上有所拓展,是一部较早从艺术角度研究《金瓶梅》的专著。

17.《金瓶梅人物论》(孟超著,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

该书对作品中的27个主要人物进行分析,是一部研究《金瓶梅》人物形象的专著。写于1948年,曾在香港《文汇报》连载。

18.《金瓶梅成书与版本研究》(刘辉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全书收录9篇学术论文的,对《金瓶梅》的成书过程、版本、评点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和考辨,并披露了不少新的资料。

19.《金瓶梅考论》(黄霖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全书收录学术论文28篇,既有对作者、成书、版本的考述,又有对人物形象、艺术特性的探讨,作者提出不少值得注意的观点。

20.《说不尽的金瓶梅》(宁宗一著,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该书从小说观念、小说类型、审丑、性描写等方面探讨《金瓶梅》对中国小说美学的贡献,有不少新的见解。

21.《〈金瓶梅〉与中国文化》(田秉锷著,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该书在中国文化发展演进的大背景下,探讨《金瓶梅》与运河文化、酒文化、性文化等的关系,重在挖掘作品的文化内涵,拓展了研究空间。

22.《金瓶梅艺术论》(周中明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该书从艺术构思、讽刺、白描艺术、人物塑造、心理描写、语言艺术、结构布局等方面对《金瓶梅》的艺术成就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

23.《金瓶梅六十题》(陈诏著,上海书店1993年版)

该书从小处入手,分六十个专题,内容涉及《金瓶梅》的各个方面。全书篇幅短小,笔调生动,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24.《世情与世相》(尹恭弘著,华文出版社1997年版)

全书将作品放在晚明的时代文化背景下,对其与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性文化、政治文化、家庭文化、伦理文化、市井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

25.《秋水堂论金瓶梅》(田晓菲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直接面对原著,对作品逐回进行十分精细的解读,角度别致,新意叠出,读后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26.《日本研究金瓶梅论文集》(黄霖王国安选编,齐鲁书社1989年版)

27.《金瓶梅西方论文集》(徐朔方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